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机会,调查了解病人的人格特征、个体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特别要重视那些与疾病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找出病人现存的或潜在的心理问题[3]。 2.2.2   确立心理护理诊断   在收集大量心理信息的基础上,对评估中所得到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弄清问题的实质,寻找出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影响健康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原因、诱因,进而确立心理护理诊断,提出护理目标,作为制定心理护理计划的依据。此步骤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目标选择心理护理措施的基础。 2.2.3   制定心理护理计划   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需依据心理护理诊断和心理护理目标制定心理护理计划。所定护理计划应针对病人的心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和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要求措施依据正确、切实可行,并能体现个体化护理原则。制定计划是护士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病人心理问题的关键步骤。 2.2.4   实施心理护理计划   通过各种护理活动使心理护理计划付诸实践。通过心理护理计划的实施,使病人能有效地应对疾病,改变影响认知的心态和行为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帮助病人消除心理危机,解除疑虑,坚定信心,使病人主动接受和配合治疗。心理护理计划的实施,除了正确决策之外,心理护理技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2.5   心理护理效果评价   心理护理效果的评价,主要是对已实施的各种心理护理措施是否有效地解决了病人的心理问题做出客观的估计。如评价心理护理诊断的正确性,评价病人对心理护理措施的反应,评价护理目标是否在预定期限内实现等。若未达到目标可调整或修改护理计划,使其更加符合病人的实际情况,达到有效解决病人心理健康问题的目的。 3   结果 3.1   消除老年人对疾病的恐惧,使老年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好感和信任感,促进医患沟通,增加病情陈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利于得出正确的诊断。 3.2   消除或减轻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3.3   使老年病人树立对人、对己、对事物的正确观点和态度,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逐步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3.4   使病人消除顾虑,增强治愈信心,达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悲观情绪转变为乐观情绪,被动服从治疗转变为主动参与治疗的目的。 4   讨论   临床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只有与其他护理方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充分地展现其增进人类身心健康的独特功能。心理护理在具体实施时,虽然既可以与其他护理操作同步进行,也可以作为一种专门方法而独立展开,但它却绝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他护理方法而孤立地存在。在护理工作实践中,搞清楚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确保心理护理在实施过程中不致步入误区,有原理可依据、有规律可遵循的关键所在。心理护理只有在整体护理中与其他护理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将其增进人类身心健康的独特功能更好地贯穿于护理全过程,并能更突出地体现出其特殊的功能和优势效用[4]。 参考文献 1.朱庆芳.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问题和对策.中国社会学网,2004 2.冯正仪,张玉梅,沈慧霞.上海社区老年护理工作内容调查.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3):27~29 3.杜丹丹,杨永红,陈靖.护理专科毕业生从事老年护理意向的调查分析.现代护理,2004;10(9):867~868 4.何耀明,孙其明,戚祖望.探索农村老年护理医院的发展.老年医学与保健,2001;7(4):247~248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浅谈中老年人美容整形的心理特征及手术
    含氯消毒剂灭活噬菌体效果的影响因素研
    影响心电图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因素
    卵巢颗粒细胞瘤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心理应激对 型糖尿病人糖代谢影响的对
    影响强迫症社会功能的相关因素分析
    从老年人生活方式谈社区卫生服务对策
    应用SPECT观察激素对股骨头血流动力学
    老年人肺癌化疗毒副作用防治的研究进展
    培哚普利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高血压
    声敏剂血卟啉对COC1 DDP细胞顺铂敏感性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手术诊治体会
    脑心通注射液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结构影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