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脊髓损伤常引起不同程度截瘫,外伤导致躯体痛苦,伤残,失去工作能力,给病人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强烈而突然的心理压力会造成机体的唤醒不足,使身心功能突然发生障碍或崩溃。且截瘫患者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消极的情绪使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导致神经活动失调,产生一系列身心变化。心理因素(焦虑、紧张)可导致机体明显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和转归[1]。因此,认真分析,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2003年5月~2005年5月,我科对32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女7例,男25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2岁。按国际脊髓损伤研究会(NASCIA)评分标准,II级19例,Ⅲ级13例。 2   心理特点分析   通过与病人沟通、观察,结合心理学知识,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认为患者的心理变化常经历休克期,否认期,承受期,情绪危机期和依赖期几个阶段。 2.1   休克期   伤后1~2天,患者对突如其来的打击茫然不知所措,表现为表情淡漠,无动于衷,凡事处于被动状态,情绪低落,对刺激反应少,很难与之沟通。此期持续时间比较短。 2.2   否认期   经历了心理休克期以后,患者心理进入否认期,此期患者拒绝接受伤残的现实,对伤残的来临及其严重性缺乏心理准备,企图逃离现实,此期患者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 2.3   承受期   此期患者逐渐接受了伤残这个现实,内心极度痛苦,年轻人表现为焦虑不安,易怒,对照顾者及医务人员百般挑剔,向周围人毫无理智地发泄达到难以自制的程度;而中年人往往表现冷漠、沮丧,陷入深深的忧郁状态中。 2.4   情绪危机期   患者心理上接受了伤残的现实,但还心存幻想,想经过治疗重新恢复失去的功能。但事实并非如此,伤痛的折磨,生活的不便,难以解脱的实际困难,使患者焦虑、抑郁,加重甚至产生悲观、失望情绪。自理能力降低,家庭、社会角色改变,使患者产生自卑心理。机能训练阶段,由于动作掌握困难,反复训练达不到目的,产生“欲求不满”的心理反应;伤残造成机能障碍,美好的理想不能实现,事业的抱负不能成功,则产生“理想破灭”的心理反应。此期患者心理变化复杂,充满危机,如果护理得当,患者会走出危机的困境,恢复心理平衡,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相反,则会使患者态度消极,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厌世的想法。 2.5   依赖心理   患者长时间住院后,病人角色强化,产生退缩和依赖心理。表现为依赖性增强,害怕离开医务人员,对出院后的生活失去信心。担心出院后不安全,还担心成为家庭的累赘,怕遭人嫌弃等。 3   护理干预措施       在对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重视对病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及时掌握患者心理变化,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他们对治疗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3.1   强化依恋情结,重视建立支持性人际关系,为病人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诱导患者诉说自己的痛苦,帮助患者调整情绪,提高对疾病的承受能力。 3.2   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减轻病人由于需要的满足障碍而出现的紧张、抑郁、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使它们能正视现实,正确面对困难和危机。 3.3   应用希望和失望学说[2]帮助患者在逆境中生存   根据病人健康状况,协助其重新制定可行的生活目标,使病人能看到康复和实现生活目标的希望,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4   鼓励病人通过各种方式宣泄内心的感受、想法及痛苦,以缓解其心理压力,并加强病人的意志训练。向病人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内源性一氧化氮在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
    协同刺激因子B7在药物性间质性肾炎和I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选择性抑制剂对大鼠
    内毒素诱导的肝细胞及枯否细胞凋亡与肝
    胸腰段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热应激反应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影
    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概念问题
    外伤性上矢状窦中后2/3段损伤四例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19例报告
    运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大鼠缺氧缺血
    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的CAG三核苷
    常用化疗药物致兔耳缘静脉损伤实验观察
    有关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探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