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产科病人常见心理问题 |
|
社会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长期恐惧、忧虑和紧张情绪会引起脑中神经递质的改变,从而阻碍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的生成激素的释放,进而影响性器官功能,抑制卵巢排卵,产生闭经、子宫或输卵管痉挛性收缩、宫颈分泌异常、盆腔淤血等功能障碍而造成不孕。
不孕妇女的心理状态为愤怒、焦虑和抑郁,文化程度越低的妇女承受的心理压力越大,可能是文化程度高的妇女对人生的意义及个人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有更多的认识,而有助于减轻其心理压力。另外,农民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工人和干部。在农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生殖意识根深蒂固,视不孕为人类本能的缺陷,家庭及邻里对不孕妇女采取卑视的态度,不孕妇女在心理上长期处于一种孤独、苦闷、压抑的状态,应有的社会地位得不到承认。同时由于不孕妇女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对不孕的认识不正确,产生自卑心理,不能很好地处理与丈夫及家庭的关系,加重了不孕造成的心理负担。另据研究,不孕症妇女有依赖性大和情绪不稳定的性格特征。有些妇女因盼子心切、对不孕过分焦虑,则更使得怀孕困难,但当领养他人孩子后,精神不再紧张致使生殖和内分泌系统恢复正常功能而很快受孕。为此不孕症的治疗应包括心理治疗,特别是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妇女更应进行心理治疗。
4 子宫切除术后的心理问题 子宫切除手术后是妇产科的常见手术。很多妇女认为子宫切除术后,会改变内分泌、体形,影响性生活,更谈不上来月经及妊娠。因此,进行手术的妇女常有一种心理上的损失感或不完整感的反应,患者明显地感到失落,有强烈的丧失了作为一个女性角色的感觉,对手术过程满怀恐惧。术后疑虑丛生,极易出观心身障碍。有研究发现,妇女进行子宫切除术后,有明显的焦虑、忧郁情绪,出现所谓的“阉割焦虑”,产生性心理异常,婚姻质量下降。统计结果表明,子宫切除术比胆囊切除术后产生心理障碍的多2倍。同时,有学者发现,适当的术前心理疏导和疾病咨询、医护支持,能使妇女在术后更好地应付疾病、手术带来的后果。为此,妇产科医生应热情地对待患者,耐心地讲解生殖器宫的学识,告诉患者子宫切除术后,会有暂时的不适,丧失生育能力,但不会影响性生活及改变体形,这对防止子宫切除术后的心身障碍有积极的意义。
5 更年期综合征 从心身医学角度来看,更年期是易于发生心理障碍与心身疾病的时期。据统计,更年期妇女约有10%~15%述说有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更年期综合征大多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与心理症状,除有月经障碍外,尚有焦虑、紧张情绪易变、忧郁、失眠及畏寒、面潮红、头痛、眩晕、耳鸣、便秘、腹泻、震颤、乳房疼痛等。更年期综合征的出血和变化与妇女绝经早、情绪不稳定的人,易出现征候且较严重,其症状一方面是内分泌功能改变所致,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心理因素所造成。更年期的妇女往往因有“空巢”现象即子女升学、工作或结婚而离开家庭,或因父母去世,或因绝经而产生心理威胁,出现衰老感,担心出现性生活困难,影响夫妻感情等等。紧张的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生理功能,加重躯体症状。对症状严重的妇女,除采用药物治疗外,还应进行心理咨询,才能帮助她们顺利度过更年期。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