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输液中易出现的纠纷及对策 |
|
、修改、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每一项都有其可行性和科学性,是预防、判断差错事故的要素,也是解决纠纷的准则。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循各种操作规程,把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贯穿自己护理操作的始终。
1.2.1 手术室对病人的责任从接病人开始,到送病人回病房结束 从接病人时,一定要依据手术通知单认真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部位、手术方向,还要格外注意病人术前准备情况、病人的皮肤。病人的贵重物品要由病人亲自交给其家属。如需要护理人员转交时,应让家属写书面收条并签名。对手术前病人有皮肤异常的要由手术医生向病房提出,否则责任由手术室负责。术后巡回护士应亲自将患者送回病房,将患者的物品交给病房护士或检查患者的皮肤是否完好、静滴管和引流管等是否通畅、手术切口敷料是否牢固,并要求病房护士签字。
1.2.2 手术台上的手术物品由医生、护士共同管理 操作常规中明确规定手术物品要由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共同参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清点,确保手术物品的始终如一,特别是在关闭体腔或手术切口前,手术护士要保证数目的准确,包括在手术中增加的物品,手术医生要认真探查体腔或切口,确保体内无异物存留。医疗差错事故处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由于寻找手术物品影响手术进行超过30分钟者应定为差错,如在“体内找到定医生”,“体外找到定护士”。这明确表明了在手术物品管理中,医生护士的责任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并且护士重点负责手术切口以外的物品管理,医生重点负责切口内或体内,确保填塞的手术用物如数取出。
1.2.3 防止弄错、弄丢手术中切下来的任何标本 常规中规定一般的病理标本由器械护士妥善保存,手术完毕后交与主管医师,后者将标本放入盛有固定液体的容器中,贴上标签,填好通知单。所以在手术过程中无论取下的任何组织器械护士都不能弄丢、弄错或自行处理。手术完毕后询问医生是否要留取标本。所有病理报告以正式文字为准,包括冰冻切片的报告。尽量不要以电话的方式告知任何病理结果,以防传达不准确,造成严重的后果。
1.2.4 认真、规范手术护理记录 手术护理记录是一种集病人查对和手术用品清点为一体的文字体,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体位摆放,电刀和止血带的使用情况,输血前的核对,手术台上用物清点,组织标本留取,纱布、缝针、器械的数目清点,术中和术后患者的皮肤情况,术前、术中、术后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签名等。它直接反映护理工作的内容、步骤、质量与结果,并为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手术及麻醉记录单、护理记录等,医院不得拒绝”。病案资料作为医疗文书,手术护理记录已经成为重要的原始资料,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护士应详尽、真实、准确的进行记录,不能因为工作忙而疏忽大意,埋下隐患。
1.3 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两大技术 无菌观念,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观念,无菌观念应体现在护理人员技术操作的时时刻刻。在手术前,应认真检查使用的每件物品包括一次性用品和无菌包是否合格后才能使用。对特殊感染的手术,如乙肝病毒阳性患者、结核病或艾滋病患者,术后应将器械严格按照常规进行处理;每个消毒包的消毒卡、日期或化学监测法的指示卡均要保留,能粘贴的要粘贴在病历上,使监测资料成为完整、客观、可核实的证据。
1.4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病人可以从一个技术不强的护士推测该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的水平,一旦出现不满意的问题,如静脉穿刺一次不成功也会成为导致护患关系紧张的导火线。所以护理人员必须不断的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不断学习新业务、新技术,更好的为病人服务。其次,还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通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释义》等相关法律读本,不断完善自己的法律知识,强化自己的法律意识,在工作中更好的运用相关的法律知识维护护患之间的关系。再次要博览群书,从书本中获取各方面的知识,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与病人交谈的能力、综合处理事物的能力。
1.5 强化服务意识 护理服务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病人满意,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病人不仅希望从护士那里得到技术服务和照顾,还希望得到尊重和爱护,获得精神支持和心理安慰。为此,组织护士学习行为道德规范和文明用语,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如何防止手术室护理纠纷的产生 下一个医学论文: 人际关系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