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 糖代谢 血脂的影响 |
|
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糖代谢、血脂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糖代谢、血脂的影响。 方法: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单用氯氮平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周末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并检测甘油三酯、胆固醇、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 )/身高(m2)]。 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第6周末餐后血糖值、血脂、体重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而干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周末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护理干预对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血糖、血脂的升高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 体重 糖代谢 血脂
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氯氮平治疗时,易引起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症核心症状[1]。从而直接导致糖尿病、冠心病患病率的增加。本研究以单用氯氮平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象,观察护理干预对患者体重、糖代谢、血脂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均为首次发病的住院病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住院前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均无糖尿病史,入院检查无器质性疾病,女性非妊娠和哺乳期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80±13)。随机分为2组:①干预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28.01±9.21)岁,平均病程(5.29±5.15)月;②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26.92±11.52)岁,平均病程(6.71±4.79)月。2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用药 2组病例均单一服用氯氮平,药量缓慢递增至治疗量。干预组治疗量平均为(320.47±87.55)mg /天,对照组为(306.87±91.29)mg /天。
1.2.2 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BMI的测定 2组病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6周末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检测甘油三酯、胆固醇、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入组患者取血液标本前日晚餐后不再进食,清晨时给患者服用溶解有75g无水葡萄糖的温开水300ml,5分钟内喝完,分别于进糖前和进糖后2h各取静脉血,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浆葡萄糖值,并取服糖前静脉血检测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采用瑞士VTTALAB MICRO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
1.2.3 护理干预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两组病人均普通饮食,干预组病人制定统一的护理干预计划,并向病人讲清楚护理干预的要求,如定时起床、洗漱等。如病情允许,除午休和夜眠外,日间不允许卧床,积极整理病室内务,从事一些轻体力劳动,每天进行体育活动不少于1h,如散步、打球、做广播操等。定时进食,控制零食。因精神症状未控制而拒食患者,通过胃管鼻饲身体所需热量的流质食物。采取个别交谈,集体授课,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和有关保健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自觉遵从健康的生活方式。
1.3 统计方法 全部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A10.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6周末空腹、餐后2h血糖结果比较[AKx-]±S, mmol/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第6周末
空腹 餐后2h 空腹 餐后2h
干预组 30 4.6±0.5 5.7±1.7 4.7±0.9 5.9±1.2 1)
对照组 30 4.7±0.7 5.8±1.3 5.0±0.8 6.9±1.0 2)
1)与对照组比较,P<0.05;2)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6周末BMI、胆固醇、甘油三酯值的比较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第6周末
BMI(kg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介入治疗及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观察的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