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医院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常见现象分析及对策 |
|
效益,忽视社会效益。
3 对策
3.1 严格掌握适应症,防止滥用 必须掌握抗生素的抗菌谱,根据病种分析患者可能感染的病原菌选择敏感性药物。对于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等疾病以及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急于应用抗菌药物。
3.2 遵循抗生素联合应用原则 联合用药可以发生相加、增强、无关、拮抗等四种效果,所以合理联合应用,就会增强疗效, 降低毒性, 延缓和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有效的控制感染。否则将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3.3 严格控制预防性用药 据报导[5],国内外用于预防性的抗菌药物占总用药量的30~40%,而有明确预防性应用指征者仅有少数情况。因此,必需严格控制预性用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一般仅适用于以下情况:①防止风湿热复发。②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④气性坏疽的预防。⑤结肠手术前的预防性用药。⑥大面积烧伤预防败血症。
3.4 正确的用药方法 为了有效控制感染和防止或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除上述外还必须注意药量,每日给药的间隔时间,给药途径以及疗程。如不显效,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3.5 制定相关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管理 如①抗生素分线管理办法。②加强医生队伍的培训和学习。③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切切实实做到一切为病人着想,以病人为中心。
3.6 必须注意特殊情况下抗生素的应用[6] 除上述5点外,还必须注意特殊情况下抗生素的使用。如①肝功能减退时忌用四环素、土霉素(免致脂肪肝)、氯霉素、磺胺、二性霉素(免致肝损害)、红霉素(免肝毒性)。②肾功能减退时,不宜用四环素、磺胺类、万古霉素、头孢噻啶。需要减少剂量、延长给药间隔时间的药物有青霉素、二性霉素、头孢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③老年患者应慎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④孕妇忌用四环素(可发生致死性肝病变、畸胎、死胎、胎骨发育障碍、黄牙)、氨基糖甙类(耳聋)、氯霉素(新生儿循环障碍、灰婴综合症)、四环素(牙黄,骨发障碍)、磺胺、呋喃类(溶血、核黄疸)、新生霉素(高胆红素血症)。
参考文献
1.裴的善.浅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配伍.中级医刊,1988;23(6):59
2.赵香兰.临床合理用药专题讲座.广州:中山大学,1992.170
3.张永信.青霉素药物一日剂量是否可一次给药.中级医刊,1993;28(6):58
4.郑培良.氨基甙类抗生素对第八对颅神经损害的病理药理机制.中期医刊,1996;21(7):55
5.戴自英.实用内科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354
6.徐叔云.临床用药指南.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9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锁骨下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的比较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干预对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的影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