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锁骨下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的比较

;  注:(P<0.01) 2.2  A组平均操作时间为11min,B组平均操作时间为23min,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平均操作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Ⅱ。   表Ⅱ  穿刺操作时间的比较 组别  例数  <10min  ~20min  >30min  平均时间(min) A组  60  30  25  5  11 B组  38  0  30  8  23     注:(P<0.01) 2.3  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Ⅲ。    表Ⅲ  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 组别  例数  轻微局部感染   导管阻塞   局部动  脉损伤  导管   脱落  合计  发生率(%) A组  60  3  5  0  0  8  13.3 B组  38  5  5  2  2  14  36.8 3  讨论 3.1  从表Ⅰ看,锁骨下静脉穿刺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股静脉穿刺组,因为锁骨下静脉较浅表粗大,在成人直径可达2cm[2],变异小,位置恒定,自皮肤到锁骨下静脉前面的垂直距离(深度)平均为2.2cm,所以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安全易护理。分析锁骨下静脉置管有如下优点:①留置时间长,完全可以建立长期血管通路[3],这点是股静脉穿刺置管无法比拟的。②位置开放,操作及护理方便,对病人来说比较容易接受。③允许重复置管,因其邻近无重要结构,可反复穿刺。④锁骨下静脉距右心房较近,血流量较多,血流不易滞留于管中,不易引起栓塞,而且刺激性药物输入后可随时被稀释,因而对血管壁的刺激性较小为其独特之处。   B组38例一次置管成功率只有76.3%,总结失败原因:①根据局部组织的解剖位置,它离股动脉很近,穿刺过程中很可能误伤动脉,如处理不当,造成皮下血肿,引起病人痛苦。②进针角度深浅不易掌握。③它限制下肢活动,而且以股动脉做为定位点,病人不易配合。 3.2  由表II可知,锁骨下静脉置管操作时间短于股静脉置管,平均时间为11min。主要是因为病人体位好放置,定位明确,且锁骨下静脉周围有结缔组织固定,静脉经常处于充盈状态,血管不易塌陷,故置管效果甚佳[4]。而B组平均时间为23min,主要是由于股静脉置管时限制病人下肢的体位,外展的下肢在扪及股动脉作为定位点后,病人不易配合,稍一活动下肢又要重新触摸股动脉定位,延长了操作时间。由于A组用时间短,既节省人力和时间,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3.3  由表III可知,股静脉置管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分析原因是由于:①由于股静脉患者屈伸置管侧肢体或下床活动时,血液返流机会加大,易发生返流致血液凝结而堵塞[5]。②由于置管部位距会阴部较近,污染机会增多。③对于极度烦躁、抽搐等病人极易出现脱管和堵塞液体不滴的现象,锁骨下静脉组无1例发生感染及中途脱管现象。 我们的体会是,锁骨下静脉置管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操作简单安全,不限制患者臀部活动,病人痛苦时间短,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肖静敏.静脉穿刺置管术.天津护理,1995;4(6):18 2.徐恩多.局部解剖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3 3.刘芸,汤兵,任冰,等.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建立血液透析通道100例.中华护理杂志,1998;33(4):200 4.师俊娴,黄俊芝.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河北护理杂志,1999;4(2):14 5.朱红芳,潘红英,吕碧英.中心静脉导管堵塞原因分析及对策.河北护理杂志,2001;6(2):28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介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锁骨钩板固定韧带修复治疗陈旧肩锁关节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25 例内固定失败原因探讨
    闭合穿针治疗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5 例
    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两种固定方
    锁骨钩钢板并发症分析
    可吸收缝线捆扎治疗锁骨骨折
    小切口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骨折
    锁骨骨折68例的治疗体会
    锁骨钩板固定韧带修复治疗陈旧肩锁关节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25 例内固定失败原因探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