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 |
|
医院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
目前医院感染(HAI)已成为医学领域的突出问题。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侵袭性操作为主要危险因素,其中由导尿术及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的首位[1]。对住院病人,尤其重危及手术病人已构成较大威胁。本文就导尿术引起尿路感染的概况、相关因素、及护理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1 概况 导尿术及尿管留置发生的合并症较多,但是主要危险是尿路感染。导尿术及尿管留置引起的尿路感染可认为是医院感染的典型。根据美国CDC(疾病控制中心)的定义,所谓院内尿路感染是指入院后首次发生细菌尿(≥105/ml),或者感染症状、(WBC≥10/HPF),以及虽在入院前一诊断为细菌尿,但入院后又发生不同菌种的细菌尿等两种情况。根据美国CDC的资料,院内尿路感染在美国院内感染中占42%,是最多的[2]。日本广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科,以12年间(1973~1984)入院的2772名病人为调查对象,对因尿道留置尿管而产生的尿路感染为重点的医院内感染发病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泌尿科的院内感染,约占病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尿路感染与伤口感染完全与留置导尿有关(P<0.05)者占大多数。561例院内感染中83例是尿路感染,其中93%是因尿道留置导管引起的。而且,在尿路感染者发生的16例败血症中,有15例是由尿道留置尿管造成的[3]。国内某医院就1995~1996年一年间院内感染发生率统计:出院患者2454例,224例获院内感染,其中94例为肺部感染(42.0%),71例为尿路感染(31.7%),外科伤口感染21例(9.4%),败血症12例(5.4%),其他26例(11.5%)。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占院内感染的第二位。尿路感染的发病率随着年代、国家、医院、诊所等条件差异而有所不同[4]。
2 相关因素
2.1 梗阻因素 由于梗阻因素的存在,破坏了正常尿路的“自净”及抗返流作用。同时,储集的尿液还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在肾盂中,由于高浓度氧离子的抗补体作用,使得一些细菌容易生长。
2.2 留置导尿 留置导尿不仅损伤尿路粘膜,破坏机体防御屏障,同时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机会。
2.3 住院时间 住院时间越长,获得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越大,尤以尿道感染为主。
2.4 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长短和院内感染率有直接联系。尿道的感染率随手术时间延长而增加。
2.5 年龄 在泌尿系统,随年龄的增加,肾脏功能减退,男性常有前列腺肥大,女性常因骨盆底肌肉松弛而出现膀胱膨出,尿失禁、尿潴留,增加了感染机会
3 预防及护理
3.1 建立健全预防HAI的制度和措施 严格消毒隔离,每月定期进行微生物监测,内容包括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的无菌效果、使用中的消毒液和紫外线强度等,工作落实到人,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结合,及时查漏补缺,完善预防HAI的屏障系统。
3.2 重视医护人员手的清洁 医护人员接触于各种病人,几个病人的一些医疗护理操作常由一人完成,因而医护人员的手常常是交叉感染的传播媒介。
3.3 改善病人全身状况,增强抵抗力 尤其应重视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保护和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同时重视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2000ml以上,起到机械性冲洗作用,有效防治医院尿路感染的发生。
3.4 加强留置尿管的护理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尽可能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污染机会;妥善固定导管,采用封闭式引流装置,保持引流通畅;每日消毒尿道口;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和其他感染征象,及时发现插管局部有无渗出物和红肿,尽量缩短留置导管时间。
参考文献
1.杨东明.院内感染插入性危险因素的分析与评价.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89;5(6):361~363
2.赵蔚湘.美国医院感染管理概况.《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87;4(3):1~5
3.中野博.导尿引起的感染及其预防管理.《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89;6(2):71~74
4.童中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87;3(6):367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终末病人的护理干预 下一个医学论文: 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护理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