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 |
|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
摘要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本文将3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进行药疗,实验组则药疗十康复护理,将二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的比较,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提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 护理
脑卒中发病率高,病死率也高,幸存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各种残损后遗症,为了使脑卒中患者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家庭的影响,本文采用系统的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从2002年2月~2005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病人30例,其中脑血栓病人19例,脑出血11例,男22例,女8例,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4.5岁。患者均神志清楚、偏瘫、失语。
2 护理方法
2.1 确定随机分组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 对照组14例,脑血栓8例,脑出血6例,平均年龄62.9岁,实验组16例,脑血栓11例,脑出血5例,平均年龄63.5岁。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2 对照组采用传统性药疗加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药疗加计划康复护理方法,比较二者的康复效果。
2.3 编制康复护理计划内容 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功能锻炼,心理护理,饮食生活护理,防并发症护理等。
2.3.1 肢体功能锻炼 按摩:向患者家属介绍便于操作的按摩手法。按摩时间为每个部位5分钟,每日1~2次。主动活动:要让患者养成循序渐进的锻炼好习惯,主动床上运动,在床上达到自行坐稳后训练站立,站立时间由短到长,这些主动活动不仅可使患者肌力增加,更重要的是增强患者的信心,使患者意识到自己“能动”了。这种功能恢复给患者康复树立信心。被动活动:包括患肢关节各方面的被动运动,从大关节的被动活动到小关节的被动活动,运动幅度从大到小,可取坐位、侧位,无论做什么活动都让患者主动配合被动进行,其效果明显。
2.3.2 语言功能训练 设置适宜的语言环境,从简单发音等开始练习,过渡到一个简单的字,循序渐进,给患者听音乐、听广播、让患者多开口,训练其语言功能。
2.3.3 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肢体、语言不同程度受损,容易产生情绪低落、焦虑、孤独感,所以应从心理需要和心理变化的方面采取一些护理措施,主动关心患者,给患者鼓励,让家属多陪护,介绍同种患者康复状态,树立治疗信心,稳定情绪。
2.3.4 饮食生活护理 一般脑卒中患者以高纤维素低胆固醇饮食为主,定时定量,有高血脂及高血压病史的给予低盐饮食、有烟、酒嗜好的患者要劝其戒烟、酒,生活要有规律。
2.3.5 制定防并发症如肺炎、褥疮、便秘等护理计划,每2小时翻身一次,建立翻身卡。每日早晚各一次,病人自行呼吸操训练。指导患者晨间饮冷开水一杯,随后进行腹部操训练及提肛、缩腹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 结果 30例患者,生活完全自理,语言交流正常,患肢肌力达到3~4级,无并发症,达到此标准的:对照组占50%,实验组占80%。生活部分自理、语言含糊,患肢肌力为2级,达到此标准的:对照组占50%,实验组占20%。
4 小结 近年来,由于临床对脑血管疾病诊断、抢救和治疗技术的提高,使急性期病死率大幅度下降,而致残率却明显增加,为了减轻残疾,提高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我们对脑卒中病人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制订一套完整的康复护理计划,极大地降低了致残率,使患者能够生活自理,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龚经文,程本芳.内科护理学.第一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
上一个医学论文: 静滴复方氨基酸外渗致局部高度水肿的讨论与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终末病人的护理干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