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例急性苯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
|
14例急性苯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摘要 介绍了14例急性苯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主要是尽快脱离中毒现场,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正确地给氧,保护肝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等。
关键词 苯 中毒 护理
Key Words Benzene Poisoning Nursing care
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具有芳香气味的易燃液体,易挥发,主要以蒸汽的形式由呼吸道吸入,少量经皮肤吸收。苯具有较强的亲脂性,潴留于细胞膜中的量较多,使膜的双层结构肿胀,高浓度苯影响细胞膜和膜上蛋白的功能,扰乱膜的脂质和磷脂代谢,抑制细胞氧化还原系统功能,最终导致麻醉。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汽,轻者表现为兴奋,面部潮红,眩晕等醉酒状,中毒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恶心、呕吐、步态不稳以及意识丧失,对光反射消失,脉细速,呼吸浅表,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1]。我院于2005年11月24日上午11时收治了14例因化工厂液化罐内的气体(主要含苯)燃烧爆炸致苯泄漏,导致患者烧伤及吸入苯中毒的患者,经及时抢救与护理,10例患者痊愈出院,4例患者转上级医院治疗。现将抢救与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9~58岁。于2005年11月24日上午10时20分,4例患者在化工厂上班时,因液化罐内的气体燃烧爆炸致苯泄漏,导致3例患者分别烧伤头颈部、面部、双手、双下肢、臀部;1例患者因吸入泄漏的苯蒸汽后即感头昏、头痛、呼吸困难、胸闷不适、中上腹疼痛、恶心,之后出现昏迷;9例患者系因距该化工厂200m远的一所小学的学生,在该化工厂液化罐爆炸燃烧后约10分钟闻及异味,数分钟后不同程度地感觉头晕、头痛伴心悸、胸闷、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轻微腹泻,自觉四肢乏力,麻木等症状。1例系该化工厂附近的居民因闻及异味而出现面色苍白、嗜睡、头晕、头疼伴心悸、胸闷、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事故发生后约40分钟,由本院“120”急诊送入病房进行抢救。
2 抢救及转归 病人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液、扩容抗休克;脱水利尿药:20%甘露醇、速尿以加速毒物的排除;阿托莫兰、胞二磷胆碱、V佳林、能量合剂等保肝以及改善心、肺、脑组织细胞代谢,促进心肺脑功能的恢复;抗感染,保护胃粘膜,止痛及对症治疗等。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持续心电监护、SpO2监测,定期监测血常规,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烧伤患者的创面进行清创处理,烤架下半暴露疗法等。本组14例患者,4例因苯燃烧爆炸及吸入苯蒸汽致患者复合损伤,住院4~8h后家属自动要求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10例经抢救治疗,3d症状开始消失,7d后各项指标逐步恢复正常,12d后出院。
3 护理
3.1 尽快脱离现场,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本组患者事发后即由本院“120”急诊送入病房,入院后立即协助患者换下被污染及被烧焦的衣裤、鞋袜,用温水反复进行皮肤、头发清洗,用生理盐水、0.5%碘伏溶液彻底进行烧伤创面的处理。对患者换下的被烧焦的衣裤、鞋袜以及进行烧伤创面处理后的纱布、棉球等密封盛装后及时进行焚烧处理。
3.2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及时正确地给予氧气吸入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呼吸道烧伤,及时清除患者的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中毒早期瞩患者行深呼气,使苯从呼气中迅速大量地排出,可减轻症状[2]。8例患者因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困难,立即给予4~6L/min的高流量氧气吸入,3d后患者面色开始转红润、呼吸困难减轻后即调节氧流量给予1~2L/min的低流量氧气吸入,7d后患者缺氧症状改善;6例患者因面色苍白、口唇发绀、胸闷给予1~2L/min的低流量氧气吸入,2例患者2d后缺氧状态缓解。
3.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变化,持续进行心电监护、SpO2监测,发现血压下降时,及时补充血容量,对SpO2<95%的患者,须查找原因,及时增加吸入氧的浓度。定时查血常规,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变化,对昏迷患者q1h观察神志、瞳孔变化一次,并及时做好相应的记录。
3.4 观察烧伤患者创面的渗液情况,保持烧伤患者创面的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被渗液污染的床单、被套等。给予暴露疗法,保持室内温度在28℃,[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自凝刀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护士美的语言在临床上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