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凝刀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
|
自凝刀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子宫肌瘤是由平肌组织增生及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形成,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20%,多见于30~50岁妇女。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常需行全子宫切除或部分切除,会造成生殖器官结构和功能改变,给患者及家属心理上造成永久性损伤。 我院自2004年2月~2005年3月共收治子宫肌瘤自凝刀射频消融97例,均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年龄28~50岁,宫颈和粘膜下各种大小的肌瘤或壁间肌瘤(直径≤5㎝)。
2 观察与护理
2.1 自凝刀射频治疗前的准备
2.1.1 常规准备 常规妇科检查、查血常规、凝血象,肝功能,心电图检查。治疗时间最好选择在月经干净3~5天后进行。术前10分钟肌注杜冷丁50MG,安定及654-2各10MG。有节育环者先取出。
2.1.2 B超复查子宫肌瘤的大小及部位,膀胱充盈适当。
2.1.3 建立静脉通道,以防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时便于抢救。
2.1.4 心理护理 由于对手术缺乏了解,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恐惧、焦虑等。针对上述情况,护理人员实施了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①介绍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和定位准确,成功率高等优点。②介绍射频消融高选择性,只毁坏肌瘤,对女性正常组织和内分泌功能无影响。③介绍射频消融治疗时无明显疼痛,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④介绍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的病例。⑤寻求患者家属的情感支持与经济支持。
2.2 射频消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2.2.1 射频消融治疗后患者应卧床休息1天,如病情稳定,静脉输液后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并发症发生。
2.2.2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2.3 感染,术后7天常规使用抗生素。
2.2.4 促进子宫收缩,口服益母丸或肌注催产素。
2.2.5 促肌瘤吸收,可用消结安胶囊或桂枝茯苓胶囊。
2.2.6 止血可常规用口服或静脉用止血药。
2.3 射频消融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3.1 发热较少见,如出现发热,主要是坏死组织吸收所致。本组患者中仅有5例出现发热,体温在37.5~38度之间。嘱患者多饮水,给予物理降温或应用退烧药。在用抗菌素的同时,加用少量的激素,本组患者均在3天控制了体温。
2.3.2 射频消融后出现类人流综合症,治疗中或治疗后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缓慢者,应及时输液,抬高四肢或用阿托品和升压药,本组患者仅有一例出现此症。
2.3.3 射频消融后出现腹痛,术后多与患者沟通,分析其疼痛部位、性质和程度,及时报告医生,以便采取措施。本组共有4例出现腹痛,轻者可采取分散注意力,帮助选择舒适的体位,创造安静的休养环境,嘱患者家属多陪伴安慰病人,以减轻病痛。严重者可遵医嘱给予强痛定100MG肌注,一天后疼痛基本消失。
3 小结 自凝刀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效果好,无创介入,利用自然腔道对正常组织无创伤,痛苦小,恢复快等特点,本组97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良好的护理是取得上述效果的重要保证。
上一个医学论文: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及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14例急性苯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