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照疗法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照疗法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新生儿期胆红素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发展为危险的核黄疸,造成诸如痴呆一类的神经系统的严重后遗症,甚至造成死亡。光疗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易行的方法。但在光疗中护理问题较多,反应较集中,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我们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的护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先后多次进行了讨论,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从2004年9月至2005年9月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人168例,其中男婴104例,女婴64例,年龄为1天占4例,9天占33例,10天占10例,12天占27例,13天占32例,16天占42例,21天占8例,27天占12例。
2 诊断依据
2.1 黄疸出现时间早,出生后24小时即有,或出现晚但程度重黄疸久久不退,血清胆红素值>205.2umol/L以上,早产儿256.2umol/L以上。
3 光疗治疗方法 每日照射6~12小时,连续照射5~10天为一疗程。光疗时按光疗护理常规护理。
4 护理问题
4.1 知识缺乏与医护人员宣教有关。因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关心患儿疾病的除了父母亲,还有双方老人及亲属。由于医护人员的宣教不够,家属普遍对新生儿黄疸缺乏特定性的认识。以致于同一患儿数人多次询问病情,影响了正常工作,从而导致医患矛盾。
4.2 精神疲乏,与光疗时消耗有关。光疗时荧光灯的热能较强,总瓦数为200~400W,患儿处于相对的高温中。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成熟,故易引起发热,同时由于光疗时改变了原来舒适的环境,使患儿特别容易哭叫、出汗,多方面导致患儿消耗增加,精神疲乏。
4.3 潜在的皮肤完整性受损,与保护措施不力有关,新生儿皮肤娇嫩,光疗时全身裸露,有潜在皮肤损伤的危险。
4.3.1 脸部及前胸皮肤划伤。足月儿指甲超出指端,活动时易划破脸及前胸的皮肤。
4.3.2 外踝皮肤擦伤。双足反复与床平面有机玻璃摩擦,可使外踝皮肤擦伤。
4.3.3 双大腿前侧皮肤擦伤。下肢活动度大,易与尿不湿固定胶贴摩擦,擦伤大腿前侧皮肤。
4.4 语言沟通障碍,新生儿是个特殊的群体,不论有什么需要,什么不适,都只会用哭吵来表达。
4.5 哺乳能力下降,与哺乳方式改变有关。光疗时患儿必须与母亲分离,哺乳方式也随之改变,由母乳直接吸吮改为奶杯喂养。奶杯喂养时往往不能满足婴儿大口吸吮乳液,常成为被动吞咽,导致哺乳能力下降。
5 护理对策
5.1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对患儿家长常规进行新生儿黄疸的知识宣教,讲解发病原因、光疗的基本概念、光疗的作用、光疗的副作用及母婴分离后的有关事宜。光疗时专人负责解答病情,做到以诚相待,避免医患之间矛盾。
5.2 实行特别护理,常规体温监测,根据测得的体温随时调节光疗箱的设置温度,控制体温在36.7~37.3℃的中性温度,光疗时尽量减少哭喊降低消耗,使患儿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5.3 入病房时常规全面体检,注意皮肤的完整性,注意有无红臀、脓疱疹等,发现问题及时与家属联系。加强保护性措施的落实,光疗前常规做到:①包裹患儿手足。包裹时不宜太紧,以免影响循环。我们选用薄型尼龙小袜子,包扎时将袜子套在手上,用纸胶固定,再将多余的袜筒翻开。足踝包扎时将小袜子兜住足跟,系于踝关节前侧,暴露足趾,便以观察趾端循环。②更换尿不湿。尿不湿固定时胶贴要尽量向上向中间粘贴。特别好动的患儿可前后反过来使用,固定胶贴于背部。③喂饱后入光疗箱。光疗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4 对于不会言语的特殊群体,应根据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及临床经验逐一处理。首先要满足生理的需要,如是否需要哺乳,是否尿湿,箱温是否过高或过低,有否发热和腹胀等不适。其次是安全的需要,光疗时患儿全身裸露,无依无靠,失去了安全感。再次是爱的需要,光疗时患儿较平时更需要父母及亲人的爱,我们可通过听觉和触觉给予安慰,相互沟通。如控制患儿四肢,改变患儿体位,侧卧或俯卧,府卧时应将患儿的头转向一侧,以免捂住鼻孔,睡醒后应予仰卧,防止膝盖擦伤。使患儿四肢有了依靠[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非手术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早产儿视网膜病围手术期院间转运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