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护理干预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体会

成:一是骨筋膜室容量减少,二是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增加。这两方面都造成骨筋膜室内组织压增高,阻断室内血液循环,使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缺血。肌肉组织缺血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渗出液进入组织间隙,形成水肿,使骨筋膜室内压力进一步增高,形成缺血—水肿恶性循环[5]。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发生频临缺血性肌挛缩,此刻及时恢复血液供应,可以避免发生或只发生极小量的肌肉坏死,可不影响患肢的功能,或影响极小。否则,发生时间较短的完全缺血或程度较重的不完全缺血,引起缺血性肌挛缩,部分肌肉组织坏死,由纤维组织修复,因瘢痕挛缩而形成特有的畸形,爪形手、爪形足,严重影响患肢功能。更严重的是范围广、时间久的完全缺血,形成坏疽,出现大量肌肉坏死,无法修复。这三个不同阶段,发展很快,急剧恶化。 对多室性的,或肌肉丰富部位的骨筋膜室综合征不仅是局部问题,而且是全身问题。本综合征早期血流尚未完全阻断,因此大量血浆和液体渗出毛细血管,将发生低血压和休克。大量肌肉组织坏死,将释放大量肌球蛋白和钾离子等,从而发生毒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在酸中毒的情况下,肌球蛋白又容易在远侧肾小管中沉积,形成肾功能衰竭,加之低血压又使肾小管缺血,使肾功能衰竭更为严重。酸中毒、高血钾和低血压等又可影响心脏功能,发生心律不齐,心脏功能减弱。 4.2  对急性骨筋膜综合征,根据致病原因,临床体征,一般可以作出诊断,但在严重创伤、合并血管损伤以及颅脑损伤的昏迷患者或检查不合作和儿童患者,不能对检查作出正确的反应,因而不能正确估计临床症状与体征,故难以作出明确诊断。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是测量骨筋膜室内压力。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测压法:将无菌三通管一端连接橡皮管,橡皮管另一头接18号针头。三通管另一端接血压计橡皮管,第三端连接20ml注射器。夹住血压器皮管,抽注射器活塞由针头抽吸无菌生理盐水,使盐水灌满输液管和针头。然后将针头插入受累骨筋膜室肌肉内,再松开血压计皮管,使针头与血压计相通,从血压计上看到被测读数,即为骨筋膜室内压力[6]。此法简便易行,不需要特殊仪器,在一般基层医疗单位均可施行,效果尚好。 4.3  骨筋膜综合征不少并发于严重复合性损伤,在抢救治疗严重伤员时,抓主要环节,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拯救生命是对的。但在稳定病情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它方面。骨筋膜室综合征往往合并严重损伤,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常常造成后遗症。休克病人容易诱发骨筋膜室综合征。休克时,病人血压下降,小动脉内压降低,组织压增高,使小动脉关闭,血流停滞。其次因休克产生肌体的应激反应,造成外周血管,尤其是小动脉收缩。小动脉壁内外压差减小,亦容易导致小动脉主动闭合产生缺血,组织水肿,压力增大。故休克病人易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有鉴于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休克病人,应注意防止本征的产生。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因众多,病理变化甚为复杂,临床观察也不容易,常因病变早期某些假象,如肢体远端血运尚好,动脉有搏动,而延误诊断,本病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易被骨折、出血等伤情所掩盖。而本征造成的后果严重。因此本病的严重性日益受到重视,临床护理人员对本征应有全面的认识,才能为本征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 1.郑进友,王宗辉.股外侧筋膜间室综合征1例报告.中医正骨,2003;15(1):9 2.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70 3.钟广玲,陈志维.陈渭良骨伤临证精要.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9 4.钟广玲,陈志维.陈渭良骨伤临证精要.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3 5.梁瑛琳,张晶,白月宏.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至慢性腰痛患者的护理33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22 6.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71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江门市中小学生伤害干预措施的综合评价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应用于护理诊断的探
    中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难点与对策
    也谈护理文书的改革
    时间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查房在整体护理中的实施与作用
    有关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探讨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
    西北军队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难点及对策
    母婴同室实施整体护理的探讨
    系统化整体护理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
    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