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个月以下婴儿心内直视手术后呼吸道的护理体会 |
|
即可考虑脱机拔管。拔除气管插管前半小时静脉应用地塞米松,预防喉水肿的发生,并备好吸氧和雾化装制。本组重新2次插管4例,均因拔管后多次心脏功能衰竭并伴有其它脏器功能不全而导致再次插管。使用呼吸机时间为4~259小时,平均(55.56±61.83)小时。我们对呼吸机治疗时间长者定期做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及时发现、控制感染。本组无一例死于继发感染。
2.6 拔管后呼吸道及肺部护理 拔管后呼吸道及肺部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又一关键。婴儿不能有效咳嗽,较深部位痰液也不易吸出,造成气道堵塞及支气管或肺部炎症。因此保证给氧同时加强雾化、排痰、合理呼吸道及静脉用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①对于一般情况良好,带呼吸机时间短的患儿,可采用蒸汽雾化吸入,每6小时一次。②对于气管痉挛的患儿用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等加入雾化液中吸入,每6小时一次,本组拔出气管插管后有9例发生痉挛,应用后效果明显好转。③喉水肿者用肾上腺素0.5mg加入生理盐水5ml雾化吸入。本组喉水肿7例,应用后效果显著。④痰液粘稠不易排出者除雾化吸入外,静脉可给予木舒坦,必嗽平。本组45例患儿痰液粘稠,通过处理好转。
2.7 加强胸部物理治疗 根据肺部情况定时翻身拍背,婴儿要轻轻叩击或用震荡法协助排痰,并注意体位引流,使痰液易于咳出或吸出。本组有15例患儿因肺部分泌物多不易咳出,通过我们精心、耐心的肺部理疗而使痰液易于排出,肺部情况明显好转。
2.8 减少感染机会,合理抗生素预防性应用 坚持无菌操作原则,病室保持定时通风换气,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走动,有效减少空气中微生物密度[4]。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待机时间长,有感染征象,根据情况做气道分泌物细菌培养,药物敏感实验,合理选用抗生素,从而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机会。本组发生呼吸道感染8例,经治疗痊愈。
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后,呼吸道护理比较困难。我们通过对98例患儿护理体会到:尽早拔管,加强呼吸道管理,改进吸痰无菌操作技术,开展拔管前后气道内药物吸入治疗,同时加强胸部理疗,合理运用抗生素,有效降低了相关肺炎及其它呼吸道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3.王保国.实用呼吸机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87~197
2.韩玉昆,王亚洁,延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合并症及预后[J].临床儿科杂志,1994;12(2):91
4.傅丽娟,徐卓明,何萍萍,等.监护室护理质控对感染控制的作用.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48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DSA股动脉造影术后穿刺点压迫时间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鼻部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