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血液灌流抢救急性药物中毒 毒物中毒的护理体会


             血液灌流抢救急性药物中毒、毒物中毒的护理体会       血液灌流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入含有吸附剂的灌流器内借助体外循环与具有丰富表面积的吸附材料接触,将溶解在血液中的毒物清除。自2003年开始,我们对急性药物。毒物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治疗,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减轻或消除中毒症状。收到很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在18~64岁,平均年龄39.8岁中毒的药物和毒物有安定,氯丙嗪,有机磷农药,鼠药,灭蝇药,除草剂,来苏中毒等。表现为中度昏迷4人,深度昏迷13人,其中血压低于11/8kpa6人,呼吸不规则5人。典型病例1,患者男46岁,来苏中毒(服入量200毫升)。患者处于深昏迷状态,呼吸急促血压11/7kpa,经血液灌流30分钟后中毒症状减轻,表现为呼吸平稳,血压上升12/8kpa,1小时后神志逐渐转为清楚。病例2,患者女58岁,农药中毒(服有机磷农药和除草剂各100毫升)患者昏迷,呼吸不规则。时有抽搐。血压12/8kpa经血液灌流1.5小时后呼吸转为平稳,神志转清。次日因头痛又做一次血液灌流,头痛症状消失。32例患者中18例是由基层医院行洗胃,对症处理后转入我院的,14例是我院急诊科收治的。 1.2  方法  我们应用的灌流器是丽珠集团医用生物材料厂生产的一次性使HA型血液灌流器,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灌流器与血路管连接好,应用5%葡萄糖500ML预冲,然后用肝素盐水200ML(含量80ML肝素)冲洗,行临时性动静脉穿刺,建立体外循环,应用肝素抗凝,首剂量30~35MG,15~20MG/小时肝素维持量,应用血泵作为体外循环动力,血流速度是180~200ML/分,灌流时间2小时。 2  护理体会 2.1  血压变化,重度中毒患者大都病情危重,再加上灌流器内的树脂颗粒不但吸附药物,毒物,而且吸附血液中其它物质,比如体内有此升压物质,糖等以及有一部分血液在体外循环,所以患者在灌流期间均有不同成度的血压下降,因此我们必须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发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立即给予50%葡萄糖60~100毫升静注。必要时用升压药维持。 2.2  防止灌流器内凝血,保持体外循环通畅是抢救成功的重点,所以要根据情况给抗凝剂,血流速度低于100毫升/分,血液量不足时容易造成灌流器内凝血。所以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动静脉通路,并保持其通畅,我们对急性中毒患者多数行股静脉或股动脉穿刺,其血流量达200ML/分以上,32例患者中有2例因桡动脉穿刺血流量不足,造成灌流器内凝血,被迫更换灌流器。重新更换穿刺部位,其余患者都顺利经过血液灌流,无凝血现象。 2.3  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灌流器内的树脂颗粒,可以吸咐血小板某些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再加上灌流过程中应用抗用抗凝剂,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主要表现为皮下血肿及血尿,所以,要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渗血现象,灌流结束后做好穿局部压迫止血。 2.4  防止空气栓塞的发生,空气栓塞是由于体外循环血路连接不严或无空气监测的情况下空气进入患者体内,因此要认真监测血路管静脉端有无空气进入,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生呼吸困难,胸闷,立即终止灌流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本组患者未出现过上述现象。 3  讨论  32例急性药物,毒物中毒患者,经血液灌流治疗,均得到成功的抢救,所以,血液灌流是急性中毒患者行之有效的急救方法,护理的重点是建立良好的血液通路,保证足够的血流量,保证体外循环通畅,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及空气监测,只有这样可以保证血液灌流的顺利进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两种麻醉方法对腹腔镜气腹的血液动力学
    我国某县血液筛选后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残
    人血液不同成份吸收光谱探讨
    血液透析病人实施丙肝及乙肝预防控制措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游离氨基酸检测
    强身丹对21月龄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
    葛根素对急性缺血再灌流损伤肾脏的保护
    控制性降压对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安全性的
    地氟醚对体循环和肝脏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双心腔起搏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临
    自体血液回收机在手术中的应用
    流行性出血热血液净化时机的探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