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液速度与体位对硬膜外联合腰麻病人血压的影响 |
|
者使血压下降,后者使回心血量减少,直接影响血压[2]。
3.2 麻醉诱导期指从病人入手术室至手术开始这段时间 是麻醉并发症高发时段,最常见并发症为低血压,尤其是椎管内麻醉诱导期。此期做好血液容量管理,预防麻醉并发症,能提高病人对麻醉手术的耐受性,有利于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
3.3 成人非消化道择期手术病人,一般在术前一日晚饭后禁食至入手术室时是12h,有0.7~0.8ml/(kg.h)的水分丧失,则成人水分丧失量约为400~600ml[3],按其常规补给量400~500ml,仅能补充其部分禁食失水而不能维持麻醉后的容量平衡。
3.4 在病人心功能良好的情况下,将输液的时间提早至病人进入手术室即开始快速输注700~1000 ml乳酸林格液溶液可对抗其血管扩张导致的血容量相对不足。能有效预防麻醉中低血压发生。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比传统更加积极。
3.5 在不影响麻醉平面的情况下,采取5~10度的头高位,抬高下肢,麻醉后调整病人的体位可改善静脉回流,从而增加心排血量和动脉血压。
3.6 术中出现血压下降,常用药物麻黄碱来处理,反复用药可出现快速耐药。加快输液速度,取头低足高位能有效的预防麻醉中低血压发生,同时能减少麻黄碱使用率。
3.7 手术室护士不仅要在麻醉前、中、后做好准备及麻醉护理配合,而且要懂得麻醉基本知识[4]。了解病人情况,合理选择静脉,有计划的调节输液速度,主动的做好术中的液体管理,使用护理措施使病人保持最佳体位,严密观察病人的耐受情况,有效的做好麻醉配合工作。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94
2.徐启明,李文硕.临床麻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4~37
3.赵俊.新编麻醉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60~562
4.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73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患者肠镜检查的护理配合要点 下一个医学论文: 椎间盘术后并发脑脊液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