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液速度与体位对硬膜外联合腰麻病人血压的影响 |
|
输液速度与体位对硬膜外联合腰麻病人血压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期输液速度、体位变化对中下腹择期手术硬膜外联合腰麻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中下腹择期手术硬膜外联合腰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麻醉诱导期1h内输注乳酸林格液溶液700~1000ml、取头低足高位等方法,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结果:麻醉诱导期观察组出现低血压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加输液量,头低足高位能减少病人麻醉诱导期出现低血压的几率,有利于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输液速度 体位 低血压 硬膜外联合腰麻
硬膜外联合腰麻为我院中下腹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但术中常出现血压下降,常规输液速度常不能改善。自2004年来我们将80例择期中下腹手术硬膜外联合腰麻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并对观察组进行输液量等的相关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1~12月行中下腹择期手术硬膜外联合腰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共80例。男33例,女47例,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41岁。其中子宫全切术53例,腹腔镜盆腔探查术27例,ASA体格情况分级I级57例,II级23例,其中高血压病人5例,对高血压病人术前血压均降至安全范围20.0/12.0kpa。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硬膜外联合腰麻。蛛网膜下腔用0.5%布比卡因2ml与10%葡萄糖1ml混合配制,头侧用药,缓慢推注;硬膜外腔头侧置管,1%利多卡因、0.25%丁卡因混合液维持。麻醉平面均控制在胸4以下。其年龄、性别、手术种类、ASA体格情况分级、麻醉阻滞脊神经节断等情况统计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组干预方法 在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后,选择上肢静脉留置针输液,加快输液速度,将术中常规输液方案总量的700~1000ml在麻醉诱导期输完。输液制剂为乳酸林格液溶液。不影响麻醉平面的情况下使病人头低5~10度,下肢稍抬高。
1.2.2 对照组方法 输液时间输液制剂同观察组,输液量约400~500ml。体位不变。
1.3 观察和评定方法
1.3.1 用金科威多功能监护仪记录
1.3.1.1 入手术室前血压平均值 取入院时基础血压与术前一日晨血压平均值。
1.3.1.2 麻醉诱导期血压平均值 取麻醉用药后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 6次血压的平均值。
1.3.2 麻醉诱导时血压变化与入手术室前相比较,血压下降小于1.33kpa为平稳。血压下降大于1.33kpa为下降。
2 结果 观察组血压平稳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术中血压变化 (例)
组别 例数 血压
平 稳 下 降
观察组 40 28 12①
对照组 40 17 23②
X2 6.15
p <0.05
注:①其中血压变化1.33kpa~2.66kpa7例,大于2.66kpa5例;②其中血压变化1.33kpa~2.66kpa10例,大于2.66kpa13例。 3 讨论
3.1 硬膜外联合腰麻既有脊麻的起效时间快、阻滞效果好的优点,也可以通过硬膜外置管提供长时间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1]。但麻醉后常出现血压下降。低血压发生的原因与麻醉前脱水即术前液体损失、麻醉后神经阻滞作用有关。麻醉时脊神经节段交感神经纤维被阻滞,阻滞部位的阻力血管及容量血管扩张,前[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患者肠镜检查的护理配合要点 下一个医学论文: 椎间盘术后并发脑脊液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