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v


   529例早产儿的护理体会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在2500克以下,身长在47厘米以下的活产新生儿,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形态的生理功能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死亡率高,是足月儿的20倍,因此,早产儿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早产儿成活率的高低。我院近年来特别加强了对早产儿的护理工作,使早产儿的死亡率由32%下降至28.5%,现将529例早产儿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29例早产儿均在我院妇产科出生,孕周28~36周,出生体重1300~2500克。 2  护理 2.1  保暖  保暖是抢救早产儿的关键,因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少易散热,新陈代谢低,肌肉活动少故体温低。另一方面早产儿汗腺发育不良散热困难易高热。体温过高或过低对早产儿均不利,因此,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使早产儿维持正常体温,耗氧量最小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2.1.1  早产儿培养箱  早产儿娩出后立即用干布擦干身上的羊水和血迹,段脐后在辐射保温台上处理脐带,用温暖的棉被包裹,送到提前预热好的早产儿培养箱内保暖,早产儿中性环境温度应根据其体重来决定。早产儿在暖箱内一般不全裸体,可着尿布及单衣,以防辐射热增加,早产儿进入保暖箱后不随意抱出或打开箱盖,换尿布、喂奶、打针等一切护理均在保暖箱内完成,操作时动作要迅速以免散热过多。严格交接班,随时观察保暖箱温湿度及水槽里水的多少,每天更换蒸馏水。 表一  早产儿体重与暖箱温湿度关系 早产儿体重   暖箱温度   相对湿度 1000克以下   34~36度 1000~1500克   32~34度 1500~2000克    30~32度   55~65% 2000克以上   28~30度 2.2  喂养 2.2.1  开始喂养时间及喂奶间隔时间  早产儿主张早喂养,可防止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并可减轻黄疸,缩短生理性体重下降时间,一般在生后6~12小时开始试喂糖水,根据早产儿体重大小开始喂奶时间不同,体重越轻,胃容量越小,应采取多次少量喂养,缩短间隔时间,保证所需乳量。 表二  不同体重早产儿开始喂奶和间隔时间及奶量 体重   开始喂奶时间   喂奶间隔时间   喂奶开始量 1000克以下   36小时    1小时   2ml/次 1000~1500克   24小时   2~3小时   4ml/次 1500~2000克   12小时   3小时   8ml/次 2000克以上    4~6小时   3小时    10ml/次 2.2.2  乳液的选择  母乳是最安全的无菌奶,来源方便应首先选用。如因其他原因不能母乳喂养,最好选用早产儿配方奶粉,早产儿奶粉中蛋白质、脂肪成分适宜,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吸收。 2.2.3  奶量的计算    每日奶总量=出生体重(克)×(出生天数+10) 100 2.2.4  喂养办法  根据早产儿特点采用不同方法:①直接哺乳法:有吸吮能力的早产儿,尽量直接哺母乳或用奶瓶喂奶,用奶瓶时,奶头孔大小要适宜,太大易呛奶,过小吸吮费力,易疲劳,若哺乳时出现青紫,应改为滴管或胃管喂养。②滴管授乳法:有吞咽能力而无吸吮能力的早产儿,用滴管喂养,待其吸吮能力好转时改为直接哺乳。③鼻饲法:用于无吸吮能力和吞咽能力的早产儿,可将胃管插入接上盛奶的注射器,缓慢注入奶液,切忌过快注入。 2.2.5  奶后观察  每次喂奶后应观察2~3分钟,若早产儿出现呼吸困难或青紫时,立即用导管吸出奶汁或粘液,并吸氧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出血性血小板病患者凝血酶受体GP Ib I
    HIV AIDS与肝炎病毒感染者CD4  CD8 淋
    卵巢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6B11ScFv mGM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