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衰弱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
|
神经衰弱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神经衰弱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30例神经衰弱伴高血压病患者逐一建立健康档案,并追踪测量血压和体重,了解精神状态、饮食、睡眠及心理状态,制定患者的饮食运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计划。结果:通过2个月的临床护理干预,30例神经衰弱伴高血压病患者中,27例血压恢复正常,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有效率达90%。
关键词 神经衰弱 高血压病护理 生活质量[HJ]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它是一种由于高级神经系统长期持续过度紧张,引起大脑功能轻度紊乱的精神状态,凡是能引起持续的紧张情绪和长期内心冲突的因素,如学习、工作过度紧张、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不和、亲人亡故、长期思想矛盾等等,都可以诱发神经衰弱。此外,此病还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关,神经衰弱患者往往具有内向、自卑、敏感、多疑、缺乏自信、主观、好强、急躁、自制力弱等特点,这些精神因素与个性心理特征相结合,容易伴发高血压病的发生。高血压病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常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神经衰弱伴高血压病患者,男性25例,女性5例,男:女为5:1,年龄30~63岁,平均年龄[45.4±15.2]岁,病程5~25年,平均[1 3.4±7.9]年,诊断明确。
2 分析
2.1 多疑、敏感心理 这些患者长期住院,对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如稍有不适,就产生多疑、敏感状态,怀疑自己是不是又得了什么重病或癌症?疑虑重重,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紧张,导致血压持续升高,入睡困难,失眠。
2.2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神经衰弱病人,由于内抑制下降,从而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对各种刺激在来做出细致的分析和鉴别之前就大怒或大喜,缺乏正常人所具备的忍耐性。表现情绪急躁,乱发脾气,若碰到好消息,就大喜、过望,热泪盈眶,不能控制,导致血压升高。
2.3 不良的生活方式 如过度劳累,嗜烟、酒、晚上爱打麻将、打牌等干一些刺激的活动,生活不规律。
2.4 精神过度紧张 高血压病是多基因、多环境因素的影响的疾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不利的物理环境及社会环境有关,它的发生可以说是身心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有时偶尔一句话,一个小小的动作都可能引起患者的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导致血压升高。
2.5 肥胖 肥胖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病例中有89%的患者因少动、贪食、饮食结构失衡而导致肥胖。
3 护理对策
3.1 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 包括物质和精神环境,保持病房及周围环境的安静、安全、整洁、舒适,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护理人员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关心、体贴病人,给患者创造心理上的安全感、信任感和愉快感等精神环境。
3.2 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 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去更多理解患者的心理,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尊重患者的权利,倾听其主诉,逐一给以解释,帮助患者端正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不要过分紧张、焦虑,了解致病原因和发病机理以及治疗的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情绪不稳定性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不良影响。
3.3 严密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让患者了解自己的血压有无异常,引导患者配合治疗,注意倾听患者的不适主诉,防治药物的副反应,避免产生恐惧药心理。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言语、动作,了解掌握其疾病情况、心理状态和对治疗所持的态度等。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
3.4 加强健康宣教 使健康教育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全过程,了解每个患者疾病知识缺乏的程度及其现存的护理问题,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及护理措施,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知识。使患者对高血压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纠正不良的心态和错误的认识,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3.5 指导患者建立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忌烟、酒,适当的参加体力运动和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一天的生活制度,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不宜在临睡前活动过大[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小儿过敏性哮喘脱敏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