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社区医疗对老年人心功能的监控与保护


社区医疗对老年人心功能的监控与保护      老年人的心功能保护关系到生存期和生活质量,而对其心脏基础病变和急性发病诱因的控制常依靠院外社区医疗层面的工作。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驻沈部队干休所患心血管病老干部及家属220例,男性152例,女性68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74.5±8.5岁,基础心血管病诊断(WHO标准):高血压病16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8例,冠心病180例,有人同时患二种病。心功能分级标准(参照NYAH标准),Ⅰ级111例,Ⅱ级48例,Ⅲ级26例,Ⅳ级35例。基础病程<5年13例,5~10年76例,10~20年73例,>20年58例。    主要治疗:长期口服用药包括硝酸酯100%,其中38例用缓释剂,ACEI 84例(77%),Ca拮抗剂82例(75.2%),利尿剂66例(60.6%),地高辛38例(34.9%)。监控随访内容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对比分析法社区分管病例进行系统回顾分析,社区医生记录症状、体征演变;辅助检查包括定期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心功能相关表现记录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尿量、静脉压。心功能分级根据NYAH标准。急性发作者到医院临时调整治疗,慢性稳定期在社区医护人员监控下用药。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组间比较彡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基础疾病治疗效果,高血压163例,长期降压治疗可达治愈好转者占148例(90.8%),冠心病180例, 达好转者161例(89.4%)。220例心血管病人中诊断心功能不全组(CHF)109例,占49.5%,与无心功能不全组(NCHF)病人比较在病程、年龄等方面者有明显差异。近十年的住院时间前组明显长于后组。出现心功能不全时的病程时间平均13.5±3.6年。     表1  两组患者对比(X±S) 分    组    CHF(n=109)  NCHF(n=111) 年    龄  (岁)  76.3±5.8*  70.8±7.2  P<0.05 基础病程 (年)  16.2±5.5*  11.6±5.8  P<0.05 年住院日 (天)  23.5±11.5*  10.8±5.4  P<0.05     急性心衰发作时常有明确诱因,感染67例(61.5%),劳累49例(44.9%),情绪和心理应激65例(59.6%),血压升高38例(34.9%)心肌缺血加重54例(49.5%)。有人有两种以上诱因参与心衰发作。确诊心功能不全后生存1~5年3例,5~10年88例(80.7%),>10年18例(16.5%)。心功能不全缓慢进展者93例(85.3%),曾出现急性事件16例(14.7%),包括急性心梗、高血压急症、脑梗、重症呼吸衰竭。 3  讨论  院外社区医疗层面的工作对患者心脏基础病变和急性发病诱因的控制有利于防止心衰进展,减少住院日。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监控心功能不全相关诱因  ①感染:老人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常见的诱因是感染,气管、肺部感染居多,其它包括胆系感染,泌尿系感染等。社区医务人员应加强抗感染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及时发现轻症病人和早期感染,及时用药,对个别体弱老人可以用预防药物,如气管炎疫苗、胸腺肽等增强抵抗力。②劳累:老年人劳累所致心功能不全加重占一定比例,其特点是劳累的负荷较小,有时散步、看电视时间长等情况都可以引起疲劳,心肌耗氧量增加。③调节心理应激:老年人特殊的心理变化使情绪不稳,易激动,常由此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异常心率加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冠脉痉挛等病变,使心功能恶化,因此对老年人心脏病患者应加强心理疏导,预防心理应激,必要时用镇静药。④监控血压:病人血压波动可突然心衰加重,应个体化应用降压药物,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药。尤其在经历生活事件、季节变化等影响时,更应加强监测,防治血压升高引起心负荷加重,导致心衰。 3.2  监控和治疗心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从老年人生活方式谈社区卫生服务对策
    1992 1997年北京房山区心血管病社区人
    浅谈社区妇女更年期保健
    农村社区妇幼卫生服务模式探讨
    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动态变化
    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的社区康复模式
    乌鲁木齐市医院医疗用品HBsAg污染调查
    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与疾病直接医疗
    强直性脊椎炎的医疗体操和手法治疗
    非正规医疗地点求治性病者求医行为
    韶关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微生物污染检
    南召县医疗单位消毒质量检测
    淮北地区各级医疗单位消毒工作质量调查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