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小儿断指再植的术后护理


    小儿断指再植的术后护理    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而自我保护意识差,各类损伤时有发生,手术及治疗将给患儿带来身体和心理伤的双重创伤。手指离断的儿童,断指再植术后能否成活并恢复功能,对其一生的幸福和未来的人生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再植术后护理是断指成活并恢复功能的重要保证。我院1998~2005年间,共行小儿断指再植手术28例,现将手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1.5~14岁,平均7岁。损伤原因:锐器砍伤6例,压挤伤4例,皮带绳索绞伤16例,爆炸伤2例。经过医生精心手术和护士认真护理,27例断指成活,1例因爆炸伤致组织损伤严重而坏死截指。 2  护理要点 2.1  一般护理  小儿断指再植术后,根据患儿体重折算药物剂量,给予抗炎,抗凝、扩血管等药物治疗,保持病房环境温暖、安静。伤手烤灯保温,选择适当成功率的白炽灯(40~60W),并调整适宜高度(30~40cm),使伤区温度保持在25左右。承认再植术后要求严格伤肢制动,卧床7~10日。儿童天性好动,不易长时静卧,若勉强控制,将引起哭闹躁动,影响手指的血运。本着安抚的原则,根据小儿特点,灵活处理体味,卧床或抱于家长怀中,灯随手移,保持温度即可。病房内严禁吸烟,以免患儿被动吸烟,引起血管痉挛。 2.2  血运观察  离断指体再植后,建立有效的动脉供血及静脉回流,是再植成活的关键。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及时发现术后血运异常,尽早处理,挽救断指。血运异常主要是由于相对或绝对的动脉供血不足或/和静脉回流障碍引起,亦称为血管危象。一般发生的时间多在术后10~72小时[1]。血运正常的手指颜色红润,指腹饱满,弹性好,毛细血管充盈反应的时间正常(2~3s)。血管吻合后,可因寒冷、疼痛、局部损伤因子的刺激或临近组织压迫等原因而发生血管危象。动脉危象常由于血管痉挛或吻合口血栓形成引起,表现为再植部分皮温低,色泽苍白或灰暗,弹性差,不饱满,毛细血管充盈反应迟缓或消失。静脉血管危象常因吻合口血栓形成或临近组织压迫而引起,发生静脉危象时,皮温低,色暗紫,张力高,毛细血管充盈反应快。动静脉血管可先后或同时发生危象,其表现因动静脉危象发生的先后及血运障碍的时间长短而不同,需综合考虑判断。发生危象时,应积极寻找原因,相应处理,通知医生进一步处置,必要时手术探查。小儿患者,一般对医护人员存在畏惧戒备心理,常常哭闹,观察血运时灵活掌握时机,趁其入睡或假意与其他患者说话,于患儿不经意间达到观察目的。 2.3  心理护理  要增加患儿对护士的信任感,消除紧张情绪和畏惧心理。环境变化使患儿感到孤独和恐惧,换药、拆线、注射等治疗常令他们紧张害怕。在工作中,可以耐心解释,建立良好的沟通,取得患儿合作。要多给予他们鼓励和表扬,多交流感兴趣的话题,取得信赖,消除孤独感和陌生感。爱心是宝贵的精神营养,小儿伤后承受着心理、肉体的创伤,关爱与药物对其身心恢复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3  出院指导  患儿常在再植手指血运稳定、伤口拆线后出院,此时骨折、肌腱尚未牢固愈合,仍需一定时间的内外固定,应注意伤指的保护。如克氏真外露,要将针尾包裹,避免刺伤、划伤患儿。冬季里,伤手要注意保暖,防止冻伤。再植指感觉功能恢复较慢,应避免烫伤。固定骨折的克氏针一般再术后4周拔除,此时应遵循先被动、后主动,力度上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2],最大限度地恢复伤手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顾玉东,王澍寰,侍德.手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36 2.张小红.断指再植病人的护理[J].河北护理,2004;9(2):9~10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小儿胆囊炎、胆石症62例分析
    止泻方治疗寒湿型小儿腹泻68例
    香港小儿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
    伸肘位手法复位形石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
    小儿慢性胃炎锝标记固体餐胃排空检测
    抗生素对小儿呼气氢试验的影响
    小儿肠套叠59例诱发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小儿急性中毒126例分析
    防感冒制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0例
    健脾利湿汤加味治疗小儿泄泻50例临床分
    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近况
    经纤维胃镜对小儿过敏性紫癜胃粘膜病损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