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状动脉介入病人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干预 |
|
sp; 干预前 干预后 减分率
对照组 36 45.15±6.12 39.84±5.22 11.76±4.11
干预组 38 45.63±5.88 30.74±4.38* 32.63±3.76*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DS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减分率
对照组 36 37.42±6.22 34.24±5.81 8.54±3.42
干预组 38 36.58±5.33 26.24+5.16* 28.27+2.9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1 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和SDS的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SAS和SDS的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1),减分率显著增高(P<0.01)。
2.2 对照组干预前SAS≥50的19例,发生率52.8%,干预后14例,发生率38.8%,SDS≥50的15例,发生率41.7%,干预后12例,发生率33.3%,而干预组SAS≥50的21例,发生率55.3%,干预后5例,发生率13.2%,SDS≥50的15例,发生率39.5%,干预后7例,发生率18.4%,干预组较对照组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2.3 护理干预组较对照组的心理状态明显好转,能积极面对疾病及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心率、血压稳定,术后有3例出现腰酸背痛,l例排尿困难,除1例伤口延迟愈合(合并糖尿病),其余均很快痊愈出院。而对照组有2例患者在术中发生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的反应,9例出现腰酸背痛,4例出现排尿困难,3例出现穿刺部位出血,2例出现局部血肿形成,对症治疗、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PCI病人术前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心理。心脏病病人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和焦虑[4],而焦虑和抑郁也是手术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虽然创伤较小,但因费用高,存在一定手术风险及术后再狭窄等,易对病人造成重大的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情绪可引起体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促进儿茶酚胺及TXA2等缩血管物质的释放,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进而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促发或加重冠心病的症状,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可能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5]。通过责任护士在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病人应对处理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得到改善,保持情绪稳定,增强适应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而术前教育和指导,能使病人对疾病及诊疗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建立对冠状动脉诊治术的积极的心理应对能力,降低病人焦虑的程度。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下降,发生率明显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减少,说明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宣教及指导,对消除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少躯体症状的发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身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开月梅,夏春梅,石兰萍.护理干预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研究杂志,2005;19(3):395~396
2.杨意念,刘希红,戴小明.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抑郁心理影响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杂志,2004;18(12):2072~2073
3.满力,高明全.音乐疗法在心理护理中运用的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3;15(2):95
4.侯岩芳,姚恒臣,李晓雯,等.心理干预对介入治疗心脏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单人纯氧舱治疗的心理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