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
|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摘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较为详尽的护理措施,从而明确了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目标和方向。
关键词 喉癌 围手术期 心理 护理
喉癌是耳鼻喉科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现代医学对于喉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而手术作为一种对病人的刺激,往往会引起病人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及预后。有资料研究显示[1]:对喉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是心理问题,其次才是躯体问题,这可能与躯体问题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患者的心理感受来体现有关。因此,作为耳鼻喉科护士正确地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积极有效地实施心理护理,对手术成败有着重要意义。为此,笔者查阅了一些文献,并结合自身体会,总结出以下内容,与同行讨论学习。
1 喉癌患者的心理分析
1.1 手术前喉癌患者的心理分析
1.1.1 担心术后失语 术前喉全切的患者最担心的是术后说话问题[2],突然失去说话发声能力,对正常人来说从心理上很难接受,患者会感到自己变成了生理残缺的人,从而怀疑自己对社会是否还有价值、是否还需要生存。这种消极情绪必定会影响治疗及手术。
1.1.2 对病情悲观失望 和绝大多数癌症患者的心理一样,总认为患了癌症,就相当于宣判了死刑,将不久于人世,因此对战胜疾病无信心,从而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甚至会带着恐惧和绝望的心情来面对手术。
1.1.3 强烈的负债感 此类患者病史较长,术前曾到多个医院进行检查,不能够接受这一事实,基本了解此类疾病的手术效果,对战胜疾病无信心,可他们仍希望得到有效治疗。中年患者患病后,原有工作受到影响,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减少,婚姻质量下降,加之肿瘤治疗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便会从内心深处产生难以言状的痛楚和悲伤。而对一些经济不宽裕的老年人来说,住院手术需要一大笔费用,其子女大多属中年人,工作忙,而且要照顾下一代子女。从而,其对占用子女的时间和增加子女经济负担感到内疚,心理上产生负债感。
1.2 手术后喉癌患者的心理分析
1.2.1 对手术成败的焦虑 术后病人首先出现的心理就是渴望知道自己的手术效果[3]。病人常担心手术创伤大,切口愈合慢,能否进食,是否会复发等一系列问题。
1.2.2 其他因素导致的恐惧烦躁 喉癌病人手术后完全丧失了语言交流的功能,这种不能说话的沟通障碍是产生急躁和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4]。由于丧失发音功能,又必须终生保留气管套管,加之术后需进行机械通气,呼吸道的分泌物及血块随时都有可能阻塞气道造成窒息,不能经口进食而行鼻饲饮食等因素均可导致患者情绪低落,产生消极态度,对治疗丧失信心,使之常处于苦闷中,感到自己已变成一个生活残缺的人。
2 喉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2.1 手术前喉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2.1.1 告诉病人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充分调整机体潜能,动员各器官正常发挥作用,更好地适应环境,增强抗病能力,保持机体功能状态。而不良情绪则可能使病人的认识能力、活动能力下降,导致疾病的产生和病情的加重。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控制病情的恶化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2.1.2 增强病人对手术的信心 面对焦虑悲观的病人,护士要耐心做工作,用温和的语言安慰病人,向病人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及医生的医术,并讲述喉癌术后恢复较好的病例,热情地给以安慰和鼓励。还可以用患者微小的病情改善事实,来帮助患者排除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心理障碍。同时,利用生的欲望,调动潜在力量,振奋精神,顺利接受手术治疗
2.1.3 为配合术后护理做准备 喉癌术后失去语言功能及长期带管,术前应向患者说明,且训练患者一些简单手语和文字表达方式,使其醒来后不致失望感过重。尤其对文盲患者,术前要教其诸如头痛,胃痛,大小便等的手势。患者术后带有气管套管,原先呼吸通道改变,咳嗽不适应,术前应告知患者咳嗽排痰的方法和重要性。全喉手术后易并发肺部并发症,应嘱病人戒烟,训练做深呼吸增加肺活量,术后注意保暖和作有效的咳嗽、排痰[3]。对体质较差的患者术前采取支持疗法和应用抗生素。通过以上措施,可[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各年龄段产妇的术中心理状态分析和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剖腹产术后母乳喂养诸因素分析与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