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技巧 |
|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技巧
随着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老年人对护理的需求急剧上升。同时,由于老年患者普遍具有孤独多疑等心理特点,对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从2002年开始提倡人性化护理,突出搞好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老年患者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老年患者心理分型
1.1 依赖型 表现为希望陪伴、护守,害怕孤独[1]。
1.2 痴呆型 表现为整个心理功能的衰退,智力低下,丧失自理能力,精神失常。
1.3 失落型 表现为自制力减弱,性格急躁、易怒、心悸、失眠。
1.4 多疑型 表现为毫无根据地怀疑别人,对人和事爱追根问底,心情闷闷不乐。
1.5 健忘型 表现记忆衰退,转眼就忘。
1.6 孤独型 最主要的一类,表现为情绪低落、忧愁,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自寻烦恼,且多自卑。
2 老年患者护理方法 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疾病的治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将极大地促进疾病的康复。临床上,护理人员应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合适的心理护理方案,搞好人性化护理。
2.1 转变思想,确立新的护理理念 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护理工作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已被护理人员接受。新的护理理念强调对人的生存意义、患者的价值、患者的权利和需求、患者的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要求护士做到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方便患者、一切服务患者。
2.2 亲切体贴,尊重老年患者权利 尊重是人文关系之本,是人性的基本要求,护士与患者的关系,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尤其对老年患者,亲切体贴、尊重是护患沟通的原则。老年患者入院时应安排一个舒适的环境,给他们一个心理上的安慰。搬动时注意动作轻盈,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卧床体位,避免用力过猛,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详细介绍病区与病情的相关情况,询问患者对住院有何要求,认真倾听,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细心解答,不要中途打断他们的谈话,注意在交谈中避免直呼其名,给予适当的称谓,如某某大爷或某某职务,使他们感到亲切,消除陌生感,改变住院前的恐惧、不安心理,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体察疾苦,尽量满足患者需求 老年患者遭受突如其来的伤害,大多数行为紊乱,生活不能自理,加上身体的疼痛不适,更需要人性化护理。护士热情、周到、细致的护理,使他们在生活上、治疗上都得到照顾,协助完成生活护理,帮助患者洗头、擦身、剪指甲,经常按摩肢体与受压部位,预防褥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病房布置人性化,按照贴近人性、贴近生活、贴近家庭的理念进行室内布置,以方便、舒适、实用、美观为准则,如带有卫生间的套间病房内设有沙发、电视、茶几、盆花,根据老年患者的需要提供带护栏的病床、干净松软的被褥、整洁舒适的病区环境,让他们有种像家一样的归属感,消除其孤独感。了解饮食习惯,根据其爱好给予色香味佳、易消化的食物,鼓励进食,保证能量供给,促进病情好转。
2.4 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加强护士技术培养,努力学习新技术、新技能,在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中要求举止稳重、动作熟练、操作轻柔、反应敏捷,关心和重视老年患者的各种治疗和检查。在护理工作中要求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使他们真正地在精神上产生依赖感,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对每一项护理工作放心满意,以精湛的业务技术、敬业爱岗的工作作风、良好的综合素质,确保高效、优质地开展人性化护理。
2.5 熟练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熟练的沟通技巧是取得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通过沟通,可以给患者启发、鼓励,加深护患感情,使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在治疗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言道“良言一句暖三冬”,在人性化护理中十分倡导与患者的言谈交流,这是做好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环节。许多老年患者住院后对自己身体状况十分悲观,觉得自己年岁已高,唯恐拖累亲人,整天沉默寡言、忧心忡忡、护士应经常主动与他们交谈,每次巡视病房、治疗、护理时,热情地打招呼,询问他们的情况,认真倾听,让其感到大家都在关心他,讲解病情方面的[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思密达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