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密达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 |
|
思密达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
摘要 目的:观察思密达对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将2005年9月~2005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腹泻患儿9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补液、抗菌、抗病毒、对症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思密达口服加保留灌肠。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00%,住院时间为4.18±1.31天,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0%,住院时间为4.79±1.59天。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思密达能显著提高腹泻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及家属经济负担,减轻护理工作量,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患儿家属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思密达 小儿腹泻 治疗 护理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大便次数和性状的改变,严重者可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而危及生命。临床常因输液量多、患儿不配合而反复穿刺。本文在常规补液的基础上采用思密达口服加保留灌肠,能显著减少腹泻次数,减少输液量,缩短住院时间,既减轻了患儿痛苦和家属的经济负担,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5年9月~12月在我科住院的腹泻小儿97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3月~18月。对照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3月~24月。2组病例在病程、病情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遵医嘱常规补液、抗菌、抗病毒、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治疗。剂量与用法:①口服:<1岁,每日1袋;1~2岁,每日1~2袋;2~3岁,每日2~3袋,均分3次,用温水调匀后在两餐间服用。②灌肠:思密达3g加生理盐水20ml~30ml保留灌肠,每日2次。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取思密达3g加温生理盐水20ml~30ml充分调匀,用30ml注射器抽吸好药液;②将患儿左侧卧位或仰卧位,抬高臀部10cm;③用6~8#硅胶胃管代替肛管连接注射器,润滑硅胶管前端,排尽管内空气,将硅胶管插入直肠10~15cm[1],缓慢注入药物;④拔出硅胶管,用卫生纸在肛门处轻轻按揉,使药物保留20~30分钟。
1.3 疗效标准判定 采用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订的急性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2]。显效: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小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小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间疗效构成比的比较用X2检验,住院时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2组患儿的疗效比较 实验组50例,显效3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47例,显效15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6.60%。X2=4.05,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2 2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4.18±1.31天,对照组4.79±1.59天,t=2.068,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组患儿疗效构成及住院时间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及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治疗效果 总有效率(%) 住院时间(天)(X±s)
显效 有效 无效
实验组 50 38 8 4 92.00 4.18±1.31
对照组 47 15 21 11 76.60 4.79±1.59
3 讨论 小儿感染性腹泻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病原体进入肠道后可在肠腔内产生肠毒素,或直接侵犯肠粘膜,使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或使肠粘膜微绒毛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坏死。思密达是由双四面体氧化硅、单八面体氧化铝组成的片层结构,其特殊结构使其具有相关的表面积,能吸附消化道中的气体及各种攻击因子,对病毒、细菌及其毒素等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增强肠粘膜屏障;帮助恢复、再生上皮组织;平[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技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