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临床实习护生的带教 |
|
浅析临床实习护生的带教
摘要 目的:高质量完成护生的临床实习带教。方法:护理部、科护士长、带教老师协同完成带教工作。结果:护生圆满完成实习,达到实习目的。结论:护理部、科护士长带教老师共同重视护生的临床实习,为培养合格护士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临床带教 计划 临床学习 信息反馈
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理工作岗位过渡的关键阶段,临床带教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护生能力的发展,并制约着护理质量。所以,护生在进入临床科室前,由护理部组织,对护生进行有目的的岗前教育后下科室,由科护士长负责指定专人带教。总结,这几年临床带教经验,不断分析护生理论知识、技能等方面不足,从此改进教育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带教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周密的计划是进行学习带教的基础,一个好的计划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提高带教效率,我院订了如下两个计划:
1.1 岗前教育计划 护生在临床实习不同于在校的课堂学习,它是以临床实践为主的学习,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岗前教育计划,可以使护生明确实习目标,减少护生无所适从感,在课堂和临床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因此,在护生的学习带教中,应特别重视岗前教育的作用,使护生实现从学生向临床护士的角色转移,由护理部组织,先集体通过电教和专人示范,学习岗前教育内容,重点从以下7个方面对护生进行教育:
1.1.1 进行热爱护理专业的人生观教育,职业思想教育,以巩固护生的专业思想,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
1.1.2 学习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实习学生的管理制度,集体宿舍管理制度,医院的医疗护理常规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护士工作室管理规定等,以强化护生的制度意识。
1.1.3 统一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评定标准及处理方法与预防措施,以强化护生的护理安全意识。
1.1.4 学习护士基础文明素质规范,并进行了礼仪礼节、文明用语的规范化训练与考核,以使护生养成良好的服务意识。
1.1.5 采用集中示范与分散结合的方法进行十五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的强化训练与考核,以实现对护生基础护理操作的规范化管理。1.1.6 结合临床护理实际,介绍护理沟通的技巧,以强化护生开展整体护理的意识。
1.1.7 结合实习大纲,介绍医院的带教方法与实习要求,以增强护生实习的目的性。
1.2 专科带教计划 专科实习是护生整体实习过程的重点。各专科护士长指定专科带教老师,根据各科临床特点结合护生实习大纲,制定出一个详细的专科带教计划。使“教”有的放矢,突出重点;使“学”有目标,积极参与共同完成教学大纲任务。有日安排,周重点,月计划。出科时对护生有出科小结、分析、总结。每日使护生认真完成临床基础护理工作及常见的技术操作;每周为护生举办小讲课或护理查房;每月最后一周举行科室考试,主要内容为专科常见的疾病及护理,并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作整体护理。根据护生的成绩,分析护生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改进方法。
2 临床实习是带教计划实施的重要环节 临床实习是依据制定的计划,落实计划,达到计划的目标而进行的全部活动。在临床实习阶段,重点抓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选好带教老师 各科应根据各科情况,选定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全面、表达能力强的护师担任带教老师,并一对一固定带教。护理部定期组织带教老师与护生开会,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固定带教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加深,在充分理解和耐心倾听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起真诚、信任、互相尊敬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帮助她们获取更多的知识。
2.2 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同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活动往往来自于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了解学生对临床教学策略感兴趣程度,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而且还能指导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提高临床教学质量。适当的教学策略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出,人的兴趣是以需要为前提和基础的,人们需要什么也就会对什么产生兴趣。现代护理要求本科护生除了具备临床实践能力外,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以及与人的沟通和合作的能力[1]。促使本科护[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1990 1992年与2002 2004年佳木斯市城区居民死因变化情况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基本生命支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