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 1992年与2002 2004年佳木斯市城区居民死因变化情况分析 |
|
1990~1992年与2002~2004年佳木斯市城区居民死因变化情况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进入21世纪佳木斯市城区居民死亡率水平较20世纪90年代初变化情况,我们将1990~1992年和2002~2004年两个时间段佳市城区居民的死因资料加以分类整理,运用科学的统计学方法对照研究与分析,现将结果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1 材料与方法 两个时间段的死因资料均来自佳木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其上报的死亡数均比同期公安部门年报死亡数高1.01%。
人口数据为佳市公安部门提供的各年末性别、年龄组人口数据。
标化死亡率分别采用中国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构成进行标化。
寿命表的编制采用蒋庆琅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死亡率水平
2.1.1 总死亡率 佳木斯市城区1990~1992年全死因死亡率为5.41‰,男女分别为6.13‰和4.67‰。标化死亡率为4.95‰,男女分别为5.54‰和4.31‰。死亡率性比值1.31:1。2002~2004年全死因死亡率为5.79‰,男女分别为6.58‰和5.01‰。标化死亡率4.67‰,男女分别为5.28‰和4.09‰。死亡率性比值亦为1.31:1。两个时间段死亡率均与我国1992年中、小城市居民死亡率水平(合计5.25‰,男性5.70‰,女性4.76‰)[1]相持平。
2.1.2 性别、年龄别死亡率 两个时间段的男女性别年龄别死亡率曲线趋于一致:即除5岁组前各年龄组外,其余各年龄组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0岁组死亡率较高,5岁组死亡率最低。男女性别、年龄别死亡率增势基本一致,15~64岁间差别较大,其余组段差别较小,各年龄组段死亡率性比值,除80岁以上组分别为0.81和0.87外,其余组段均在1.00以上,最高者是35岁组,其中1990~1992年此组性比值为2.60,而2002~2004年为2.40。
2.1.3 平均期望寿命 1990~1992年佳木斯市城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男性为73.66岁,女性为75.58岁,到了2002~2004年平均期望寿命男性延长至74.94岁,女性延长至76.54岁,男性增加了1.3岁,女性增加了1.0岁。
2.2 主要死因死亡率
2.2.1 死因顺位 1990~1992年佳市城区居民主要死因死亡率前五位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疾病和损伤与中毒。男女性别间前五位主要死因疾病名称不变,只是位次略有不同,但首位均是恶性肿瘤(详见表1)。
表1 佳木斯市城区居民1990~1992年前五位主要死因死亡率和构成比
顺 合 计 男性 女性
位 疾病名称 死亡率 标化率 构成 疾病名称 死亡率 标化率 构成 疾病名称 死亡率 标化率 构成
(1/10万) (1/10万) (%) (1/10万) (1/10万) (%) (1/10万) (1/10万) (%)
1 恶性肿瘤 124.84 115.46 23.09 恶性肿瘤 151.90 136.40 24.78 恶性肿瘤 97.30 92.70 20.84
2 脑血管病 105.67 &n[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患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浅析临床实习护生的带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