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
|
患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对于病人,除要对其患病的躯体进行精心护理外,而且还要注意心理护理。
一个人患病后,其心理活动也会发生一定变化,情绪易于激动、烦躁不安、焦虑、猜疑心加重、恐惧感增加,沮丧、郁闷,这些负性情绪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即使是一个正常人,不健康的心理也会导致疾病。如一个健康人,当被反复告知有病时,久而久之,他会在没有任何疾病的情况下,出现明显的疾病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许多疾病与心理因素直接相关,如高血压患者,在情绪高度紧张的时候,会导致危象的发生;心脏病病人,在过于强烈的精神刺激下会发生猝死,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的人,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或溃疡。
正常人如此,病人更是如此。忧虑、精神紧张会使病情加重,那么如何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使其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呢?
1 创造一个温馨的休养环境,如居室的安宁、整洁、轻柔的脚步,体贴入微的言语,这些会使病人身心处于一个良好状态之中。
2 帮助病人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与决心,调动病人的积极情绪,消除思想顾虑与紧张状态。3 对患绝症的病人,家人要尽量包容他们,给他们发泄内心痛苦的机会,以减轻他们心理上的压力。这样,虽然不能挽救他们的生命,但可以使他们高质量地走完人生最后旅程。
4 对病人多关心、体贴、安慰,但要防止病人产生过分的依赖性,特别是因病致残的病人和某些慢性病恢复期的病人,应鼓励,训练病人的生理和工作能力。适当的共作和活动才能调整身心的平衡。
5 对于老年的病人,儿女们在为其安排护理人员之外,还应时常去看望他们,让他们想到亲情的存在,避免孤独感和遗弃感。
总之,做好患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和舒适感。要全方面的观察了解其心理,使我们能及早发现患者的心理异常,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使患者的心理恢复正常。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操作中男生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个医学论文: 1990 1992年与2002 2004年佳木斯市城区居民死因变化情况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