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导致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导致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 摘要     对我站2003年至2004年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分析,认为精神紧张、心理障碍是导致献血不良反应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血站医护人员做好献血公民的心理护理,使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是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献血不良反应  心理  护理      近年来,随着无偿献血的开展和深入,参加无偿献血公民日益增多,他们来自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及社会背景,对献血的认识、心理反应不同,其中少部分人在献血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甚至引起献血不良反应,导致采血中断,既影响采血质量又给无偿献血公民带来痛苦。我站医护人员重视对献血公民的心理护理,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心理疏导,消除顾虑,对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献血公民身心健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  我站采血科统计显示:2003年1056例献血不良反应,因精神因素心理障碍所致者879例,占85%;2004年894例献血不良反应,因精神因素心理障碍所致者620例,占70%。精神紧张、心理障碍是导致献血不良反应最重要的因素[1],我们将心理分析归纳为奉献型、焦虑恐惧型、疼痛型、晕针型四种,大多数献血不良反应具有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心理。具体分析如下: 2  心理分析 2.1  奉献型  这部分人文化素质较高,把无偿献血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向社会献爱心的一种体现,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同时,自己、亲属无偿用血可以享有优惠政策。他们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荣誉感,对血站环境适应性强,能与医护人员配合,献血反应频率低,反应程度轻。 2.2  焦虑恐惧型  对血液知识认识不足,害怕献血影响身体健康,造成后遗症;担心自己检测出乙肝、性病等,隐私被暴露;怀疑采血器材消毒不严,采血环境不洁,自己献血会被感染疾病。他们心态敏感、多疑、易怒、不安,有安全的需要和被尊重心理。献血反应频率高,反应程度较重。 2.3  疼痛型  他们惧怕采血针头过粗,怀疑护士静脉穿刺技术不过硬,不能一针见血,穿刺二针,引起血管渗漏和血肿,产生惧痛和责备心理。 2.4  晕针型  看见针头或采少量血标本时,就发生晕厥,看见其他人献血或发生不良反应时,自己尚未采血或刚刚采血也出现连锁反应,以初次献血者多见。 3  心理护理对策 3.1  提高献血知识及献血意义的认识  开展专栏、街头宣传、电视媒体等宣传形式,普及血液生理知识和献血知识,倡导奉献爱心,宣传献血法规,解除公民对献血的各种不正常、不健全的心理束缚,认识到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的行为,从而创造一种积极振奋的无偿献血社会大环境。医护人员对献血公民耐心讲解献血的程序、健康体检标准,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看待献血中出现的反应。对献血公民提出的问题,给予热情的解答,告之血液检测结果属于个人隐私,医护人员有义务对其保密,消除隐私被暴露的顾虑;合理的献血不影响身体健康,反而刺激机体造血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使他们认识到为了保证血液质量,减少输血传播疾病,保障献血公民健康,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献血,因此,在填写《健康征询表》时,献血公民会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如实填写表格,排除献血高危人群,使献血公民在献血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3.2  建立优雅舒适的环境,调整紧张情绪  来自环境的任何心理学紧张刺激都可以作为一种信息,经过人体相应的感受器传入到大脑,并产生一定的情绪反应和生理变化。优美的环境使人产生美感和愉悦,良好的情绪,将激活体内的快乐因子,使体内原静止或休眠状态的生物分子转入积极的、协调的运动,从而促进细胞的代谢,增加生物的生机。血站窗明几净,空气清新,休息大厅整洁明亮、美观舒适,摆设花草盆景,张贴宣传画,播放轻松悠扬的背景音乐;采血点或采血车的环境,应配置冷色调,温度适宜,物品摆放整齐,定时空气消毒。舒适的献血环境,可以调整献血公民情绪,使他们心理得到安慰。 3.3  注重语言行为艺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语言引起的情绪活动,不仅是一种心理反应,还能引起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机能的变化,既能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8396名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染病血清学分析
    交通事故导致的股骨髁间骨折的治疗和并
    一起空调系统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样军团病
    皮质醇导致脓毒症大鼠TNF
    献血者骨矿含量降低的调查与分析
    心理问题也可能导致肥胖症
    献血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采血车内献血反应的原因浅析及防范
    1例化疗药物外渗导致患者局部皮肤坏死
    双腔导尿管使用不当导致导道断裂的教训
    浅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护理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无偿献血工作思路
    探讨静脉输液导致局部皮肤缺血性改变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