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
|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摘要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心脏介入检查和治疗的新途径,它与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传统方法相比较,具有易于压迫止血,出血少,术后体位自由,减少了长时间卧床引起的腰背疼痛,排尿困难,甚至下肢血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短,费用少的特点。通过对3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进行护理,认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恰当对成功完成冠状动脉造影,避免并发症至关重要。
关键词 桡动胁 冠状动脉造影术 护理
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心脏介入检查和治疗的传统方法,血管并发症多,难于止血,易出血及皮下血肿,还有拔鞘管后易出现神经反射性反应,发生低血压、心率缓慢,甚至心脏骤停。术后还需平卧6小时以上,下肢制动12小时。最近我科开展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方法,它较股动脉具有易于止血,出血少,创伤小,痛苦小,术后体位自由,住院时间短等特点。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住院患者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在40~80岁,第二天出院占95%,结果无l例并发症发生。
2 方法及护理
2.1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通过询问交谈及观察,对患者住院后的情绪及感情进行评估,由责任护士及分管医生于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手术的部位,大概方法及与搭桥术相比的安全性,简单性,经济性,特别是现在根据情况可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也可介绍患者之间相互交往,让患者直接向术后患者了解情况,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冠脉造影所用导管价格昂贵,所需医疗费较高,自费及家庭经济不富裕的患者往往表现焦虑不安,不知所措,给医疗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影响,而不利于疾病的诊治。针对患者这种心理,耐心地向患者说明该项检查对其所患疾病的诊断和今后的治疗的指导作用,并做好单位及家属的工作,如果是桡动脉穿刺,术后可以不用去内科重症监护室监护,节约费用,取得他们的配合再施行手术。做好术前常规检查及备皮、碘试等准备。2.2 方法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是操作技术相对较难,特别是穿刺的桡动脉血管小且容易痉挛,部分患者肘部或肱动脉走形变异、迂曲,或锁骨下动脉狭窄等,导致操作失败。穿刺前严格进行Allen试验,通过Allen试验是观察桡动脉和尺动脉的血液循环情况,术者以两手拇指压迫被检者的桡动脉和尺动脉,嘱其握拳数次,手部变仓白后继续压迫桡动脉,放松尺动脉,5分钟内手部充血变红者为阴性,5分钟以上者为阳性。经过Allen试验阴性者,在其桡骨头上2~3cm触到桡动脉脉搏最强处穿刺并插入6F动脉鞘管,置鞘后立即注入硝酸甘油200μg可防止和解除血管痉挛,术中须进行连续的心电和生命体征的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和呼吸的同时,仍须继续做好心理护理。
2.3 术后护理
2.3.1 患者观察 术毕观察30分钟后用平车送回病房,给予认真细致的心电、血压的监测,密切观察心率、心电图及血压有无异常,观察患者桡动脉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桡动脉搏动情况及上肢,手部皮肤温度、湿度、色泽、肿胀、麻木、疼痛情况,并与对侧对照。皮肤色泽变化反映皮下血液循环的状态,是最容易观察到的客观指标。皮肤色泽变淡或苍白,说明动脉痉挛或栓塞。皮肤上出现散在性瘀点,大多是静脉早期栓塞的表现。散在性瘀点相互融合成片,示栓塞加重。皮肤颜色大片或整片变暗,说明静脉完全性栓塞。随着栓塞时间的延长,皮肤颜色由暗红变为紫红或紫黑。当动脉静脉同时栓塞时,皮肤呈灰暗色。指肢肿胀程度观察:因加压包扎致静脉回流不足,术后多有程度不同的肿胀,其肿胀程度可根据皮肤的皱纹、外观、张力及有无水泡等判定,分为Ⅲ度,Ⅰ度:皮肤皮纹存在,轻微肿胀;Ⅱ度:皮肤皮纹消失,但无水泡形成;Ⅲ度:有张力性水泡出现,静脉回流受阻或栓塞时,组织肿胀明显皮纹消失,甚至出现水泡。嘱患者术侧上肢勿握紧拳头及提重物。30例中有1例回病房时有渗血,穿刺口疼痛,周围有瘀斑,但手部皮肤温度、湿度没有异常,经重新加压包扎并用颅痛定止痛后症状缓解。有2例手术后当晚诉穿刺口疼痛,经止痛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
2.3.2 体位自由 患者术后平卧1小时,如不能平卧者应取坐位,术侧上肢用衣服垫高3~5cm,以后取病人觉得舒[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呼吸科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导致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