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


   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 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护理   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肝癌治疗的一个主要手段,其中术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是一个重要环节,若护理不当,将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使疗效大打折扣,甚至会危及生命。我科从2003年起已有62例肝癌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现将护理方面的体会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62例经确诊为肝癌的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17例,年龄20~76岁,平均61.5岁,卡氏评分≥60分。在心电监护下经皮股动脉穿刺进入肿瘤中病灶,行肿瘤血管栓塞介入治疗。 2  术前教育及心理护理 2.1  术前教育  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非常重要。因为患者对于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不太了解,术前紧张会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手术进行及术后恢复。医护人员要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可采取组织播放各种录像片,个别讲解等形式,让患者了解手术前须知、术前各项检查的意义、手术基本过程、术后注意事项等。通过观看及讲解,减轻患者家属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加深患者对治疗的认识,以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同时合理安排术前饮食护理,并予高碳水混合物、高维生素、低脂等饮食。 2.2  心理护理  帮助患者减轻精神压力,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首先要提供安静舒适、清洁的环境,如将设备使用可能出现的噪声降到最低限。良好的操作技巧是舒适的基础,使患者感到放心,可安排技术娴熟、服务热情的护士做心理疏导工作,进行耐心诚恳的沟通,细心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多加开导,给予患者勇气,并嘱做好节律性呼吸,以达到减轻情绪,分散注意力,从而使患者保持最好的心态和乐观的心境,以利于术后康复。 3  并发症护理 3.1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的节律与频率,意识状态和瞳孔,如有导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3.2  出血  理论上可致大出血,主要原因是:经皮穿刺股动脉为大动脉,压力大;肝癌患者术前凝血机制差;术后患者肿瘤破裂导致出血。因此护士术前要掌握患者的凝血机制,注意观察术后敷料渗血情况及血压变化。本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出血。 3.3  发热  肿瘤血管栓塞后肿瘤细胞缺血坏死,细胞崩解后释放致热源,引起全身性反应,肿瘤大范围坏死后极易发生继发感染。术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多持续3~5天,多为低中度发热。若术后7天体温再次出现升高,血象升高应注意有无感染征象。本组10例患者出现发热超过38℃,经药物或物理降温治疗得到控制,无感染。3.4  肿瘤溶解综合症  由于血管栓塞使肿瘤细胞坏死崩解,大量蛋白质代谢产物释放到血引起大量尿酸,尿酸在肾内沉淀可引起肿瘤溶解综合症。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及高磷血症甚至急性肾衰。术后1~3天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及尿色,复查肝肾功能、尿常规和电解质。鼓励患者多饮水,有利于尿酸沉淀物排出,并预防性予5%碳酸氢酸静滴以碱化尿液,减少对肾脏的损害。本组经严密观察及预防性用药,未出现肾功能损害。 4  小结  介入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科在临床中总结了预防主要并发症应采取的措施,如术前教育,术后严密观察。术后加压包扎腹动脉,静卧24小时,注意血压等生命体征。发热超过38℃,用药物或物理降温治疗。肿瘤溶解综合症预防性给予5%碳酸氢酸静滴以碱化尿液,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等。上述并发症在术前绝大部分可以预测,从而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患者并发症多在我们工作的早期出现,因此护理工作中,并发症的预防是重点,做好预防是减少并发症的主要环节。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血管内血栓的介入性局部溶栓治疗效果显
    抗人肝癌免疫毫微粒的制备及体外免疫学
    广西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的
    介入治疗柏 查氏综合征的护理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原发性肝癌
    介入溶栓治疗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的护
    提高对肝癌术后复发的认识
    肝癌复发转移的预测及手段
    肝癌术后复发的类型和对策
    影响肝癌术后复发因素探讨
    手术方式对小肝癌术后复发及生存的影响
    肝血管灌注化疗预防大肝癌术后复发的意
    肝癌切除术后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的价值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