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种不同体质患者静脉穿刺的体会 |
|
各种不同体质患者静脉穿刺的体会
输液途径经历了从皮下输液、浅静脉输液到深静脉输液的过程,技术要求也随之更严格。浅静脉穿刺难度大,比外周静脉要求高,感染和空气栓塞是其两大并发症。而且深静脉输液不能代替全部的输液。由此可见,周围浅静脉(以后简称静脉)既方便、科学又实用。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要求准确熟练一针见血,但对不同体质的患者,应选择适当的静脉,方能达到要求,根据笔者的观察和护理经验总结,现将各种不同体质患者的静脉穿刺方法浅谈如下:
1 粗大静脉 多见于青年男性患者,静脉充盈饱满血管固定,富有弹性,采用正中或旁侧进针均可。
2 细小静脉 多见于婴幼儿及少数女性患者,血管细小,应选择小号针头4~6号,穿刺时可先热敷或轻轻拍击穿刺部位使血管充盈,进针动作轻柔,以免刺破血管。
3 水肿病人的静脉 皮下组织积液,静脉不显露,宜选择粗大的血管,并将肢体抬高,用手掌或手指(最好是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一起)沿血管压迫片刻,待血管显露后,立即消毒进行穿刺。
4 管壁硬化易滚动的静脉 多见于老年患者、高血压及多次静滴刺激性强的药物和长期输液的患者,这类病人穿刺时止血带要扎于穿刺点正中上端,用拇指固定血管的下端,以减少血管的活动,宜在旁侧进针,角度在30°为宜。
5 肥胖病人的静脉 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静脉深而不明显,皮下脂肪丰富,可选择腕部和手背静脉,因此处静脉表浅,如不明显,可先扎止血带,用手指触及血管有饱满感时,取正中进针,进针方向要正,角度以30°~45°角为宜,有回血时再沿血管方向进针少许即可。
6 空虚静脉 多见于短时间大量失血、失液或长期脱水,休克的病人,血容量下降,血管不充盈,于穿刺前可热敷,按摩或轻拍击局部,促使血管充盈,采取正面进针法,见回血后先进少量药液,使血管扩张充盈,再进针少许即可。
7 脆性静脉 多见营养不良、贫血、坏血病及慢性消耗性病人血管脆性增加,静脉充盈不良,穿刺时易破裂,有时血管变扁下陷而不易找到,可用左手食指,触摸血管的方向及深度,应先选择小号针头,从旁侧缓慢进针,给药速度要慢,以防血管破裂。
8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静脉 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皮肤的完整性遭到破坏,选择血管时有很大困难,且不便扎止血带、不易固定。应尽量首选健康皮肤,次选Ⅰ度或浅Ⅱ度烧伤区的皮肤,确定血管后,以指压法代替止血带,穿刺后用无菌纱布敷盖针眼,以绷布固定。烧伤愈合创面,由于表浅静脉十分脆弱,不宜选用,以防血管破裂药液渗出,发生意外。
以上是对不同体质患者的穿刺方法,在选择静脉时,要详细了解病情和治疗需要,如长期静脉给药患者,须注意保护静脉,应用远心端向近心端开始,同时先细后粗,并避免刺破血管及静脉炎的发生,给治疗带来困难。
上一个医学论文: 产科的护理风险与对策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猝死的能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