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讨护理创收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
|
sp; 551661 187565 159982 204114
构成比% ---- 24 ---- 46 34 29 37
注:科室年纯收入=(医护收入+药品、检查、手术等提成)-科室所有支出。(本院规定临床科室药品费提成比例为5%、检查费为10%、手术费70%、麻醉费不提成。)
护理纯收入指护理单方面创收,未包括医护合作性收入。
护理费、注射费、治疗费均已减去物资消耗。
2.3 两科室护理经济效益 见表3,在两科室人员配备与床位设置无显著差异的条件下,外二科护士人均经济效益是外一科3倍,证明外二科护理创收在科室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该科室护理经济价值应得到肯定,护理经济地位应得到提高。
表3 2003年两科室护理经济效益比较
科室(元) 护理纯收入(元) 护理经济效益(元) 人均护理经济(元) 两科室人均创收比(倍)
外一科 367774 55774 4290 1
外二科 551661 191661 12777 3
注: 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消耗[1]。
3 讨论与对策
3.1 讨论
3.1.1 高劳动强度是护理创收的主要方式 外二科护士劳动强度远高于外一科,见两科室护理工作量比较,外二科护士人均工作量是外一科的2倍。由此带来的护理经济效益远高于外一科,见两科室护理经济效益比较。
3.1.2 高技术含量是护理创收的主要方式 外二科护理技术含量高的操作也远多于外一科,人均治疗量是外一科的3倍,因治疗量中包括如导尿、气管切开护理、深静脉置管护理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操作,它带来的护理创收也较高,如表2中外二科纯治疗收入占到了护理纯收入的46%,这正是外二科护理纯收入高的原因。另外,就静脉输液而言,普通静脉输液只3元/次,除输液管、棉签、络合碘等消耗,利润最多1元:而留置针静脉输液6元/次,留置针可另收费,其它消耗相同,利润最多可达4元。这正体现技术含量较高的操作带来的护理纯收入较高。
3.1.3 低护理成本是护理创收的主要方式 收费相同,护理成本越低,带来的护理收入越高,各护理单元配置固定,折旧费按月扣除,使用率越高,成本相应越低,带来的纯护理收入就越高。外二科各种仪器设备如监护仪等闲置较少,护理成本相应降低。另外一科主要工作为注射,且多为普通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等消耗大、纯收入低的操作。
3.1.4 医院政策对护理创收的影响 外二科护理收入占科室总收入比例只有24%,而纯护理收入占科室收入比例达46%,主要是医院对提成比的规定引起的,在科总收入中占比最大的是药费和检查费,但由于提成比例只有5%、10%,在科纯收入中所占比例很小,另外二科危重病人较多,重症监护与特殊治疗多,而外一科多为普外手术病人,在纯收入中外二科护理创收比重升高。
3.1.5 当前我院护理经济活动的现状分析
3.1.5.1 护理价值认识上的偏差 ①重护理经济价值而忽略护理使用价值(护理效果与护理效用[1]);②医院大部分工作人员(包括护士自身)都认为“护理不赚钱”,以至医院对护理人员的配置及投入不够。
3.1.5.2 护理自身问题 ①护理科研能力不高,护理知识更新不快,护理创新意识不强,部份科室护理业务开展、服务方式单一、简单,甚至某些护理技术项目由医生承担,护理领域正在丢失。②大部份护理管理者缺乏经济管理知识与意识,不能以科学的方法和数据来证明护理在科室乃至医院经济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3.1.5.3 医护在分配比例上的差距越来越大,护理的积极性与价值受到严重挫伤,护理经济地位受到忽略。
3.1.5.4 其它因素影响 ①护理服务本身是一种知识密积性劳动[1],但政策性规定使部份护理服务项目价格较低,不能体现复杂性护理劳动价值量[2]如静脉输液与加瓶,特别是加瓶只有1元/次,除注射器等物质消耗,几乎无利润。②科室业务发展不平衡,如外二科与外一科之间,简单、单一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主要为打针、发药等利润低的操作)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浅谈经微量泵注射硝普钠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护理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