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留置针在心内科的应用 |
|
静脉留置针在心内科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方法:观察207例病人应用留置针的情况。结果:留置针留置96小时总有效率97.5%(P<0.01)。结论:留置针留置96小时安全无痛苦,病人易于接受。
关键词 留置针 心内科 应用
静脉留置针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宜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尤其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病人输注特殊药品如多巴胺、胺碘酮、硝普钠、氯化钾、门冬氨酸钾镁等血管刺激性药物,应用留置针,不但可以保护血管,而且还可减轻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所以被广大患者接受。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2003年1月~2005年8月收住长治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共207例,男性125例,女性82例。年龄19岁~81岁,平均年龄58.36岁。其中心力衰竭63例,心肌梗塞56例,心律失常88例。静脉留置针一般保留时间3天~5天,5例因发生静脉炎而拔管。
1.2 留置针的选择 根据输液的目的和种类,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用最小型号、最短的、最适合病人病情需要、疗程需要的穿刺针,我们选用的两种型号20GA、24GA。
1.3 穿刺血管的选择
1.3.1 手部血管 手掌背部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
1.3.2 前臂静脉 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副头静脉、贵要静脉、前臂静脉网。
2 方法
2.1 血管选择
2.1.1 选择粗直血流量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
2.1.2 消毒皮肤,用0.5%碘伏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环形消毒两次,直径大于8cm,待干。
2.1.3 穿刺前,将针芯转动,然后以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以l5°~30°在血管正上方直刺血管,进针速度不宜过快,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约5°~15°)再进针0.2cm,确定进入血管后,针头退出0.5cm连针带管送入血管,右手持针柄,左手送导管,最后拔出管芯。
2.1.4 用3L粘贴手术巾(11cm×7cm)粘贴。
2.2 封管方法
2.2.1 封管液的配制 生理盐水500m1加12500u肝素。
2.2.2 肝素封管法 每次输液完毕,用注射液抽取肝素液5ml,从肝素帽处缓慢推注,以使留置针内充满肝素液,确保12小时~24小时再通管使用。
2.2.3 生理盐水封管法 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5ml,从肝素帽处缓慢注入,每6小时~8小时再封管一次。
2.3 记录 ①留置日期、时间;②操作者的姓名;③穿刺针的型号、长度;④穿刺部位的情况;⑤定期观察留置针情况;⑥输液泵的运行情况以及液体输注情况。
2.4 判断方法 静脉留置成功:96小时内静脉穿刺处无红、肿、热、痛、硬结等静脉炎表现;静脉留置良好:72小时内无红、肿、热、痛、硬结等静脉炎表现,96小时内静脉穿刺处仅有轻微红肿;静脉留置失败:48小时内出现明显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
3 结果
组别 例数 百分率
成功 155 74.9
良好 47 22.7
失败 5 2.4
总良好率 97.5
X2=15.68 P<0.01
4 讨论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抢救危重症病人、长期静脉输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反复多次穿刺等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强刺激可导致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发红、肿[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青霉素迟缓性过敏反应的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双腔导尿管使用不当导致导道断裂的教训及防范措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