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霉素迟缓性过敏反应的观察 |
|
青霉素迟缓性过敏反应的观察
青霉素具有杀菌活性强、全身分布好、毒性低、对敏感细菌感染疗效好的优点,所以临床应用较普遍。但大约有1~3%的人对青霉素过敏,皮试呈阳性,有0.2~0.5%的人过敏反应是发生在用药过程中和用药后数日内,我们把这种过敏反应出现较慢的观象称为青霉素迟缓性过敏反应。
1 临床资料 本组观察统计2004年1月至6月我科住院病人应用青霉素1300例,其中皮试阳性11例,用药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1例,用药48小时后出现过敏反应1例。
2 病历介绍
2.1 患者,男,40岁,因急性扁桃炎而入院,静脉输注5%糖盐水500ml,加青霉素G640万u及地塞米松磷酸钠5mg,皮试呈阴性,于用药后1小时左右,患者出现心慌症状,立即停止输注青霉素,患者继而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脉博细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很快进入休克状态,临床诊断为青霉素过敏反应,经抗过敏救治,临床症状逐渐好转。
2.2 患者,女,65岁,因患急性中耳炎而入院,静脉输注5%糖盐水250ml,加青霉素G640万u、皮试呈阴性,连续用药2日后,患者四肢及颜面部出现大小不等的荨麻疹,全身瘙痒,嗓声沙哑,烦躁不安,继而全身出现荨麻疹并连成片,经询问病史。排除其它过敏源,临床诊断为青霉素过敏,经抗过敏治疗后,临床症状逐渐好转,三天后过敏症状消失。
3 讨论 在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时,皮试呈阳性或出现全身过敏反应症状的患者,说明其属于特敏体质,对青霉素较敏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临床症状较严重,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相对来讲,青霉素迟缓性过敏反应的病人,临床症状要轻一些,只要诊断及时,经抗过敏治疗,一般无生命危险。
通过临床观察,青霉素过敏反应出现的越迟,过敏症状就越轻,预后也就越好,但关键还在于及时正确的诊断,对于在皮试过程中发生的过敏反应,诊断是不难的,但对于在用药过程中发生的过敏反应,则应注意鉴别于晕针反应及疼痛反应(肌肉注射)。对于用药后发生的迟缓性过敏反应,则应排除其它过敏源,及时诊断,避免因过敏症状出现迟、过敏试验是阴性等原因而误诊,延迟抢救时机。青霉素迟缓性过敏反应,随着过敏反应症状的出现,原皮试呈阴性的皮丘会随之增大变红。
根据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特性,要求我们在应用青霉素时必须做到:①严格询问过敏史。患者必须在病房或观察室内接受过敏试验,护士不能离开患者,以及时观察皮试情况。②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时,近旁应备有抗过敏、抗休克药物、气管切开包的急救车及氧气。③患者第一次用药后,护士要继续观察30分钟以上。④向患者交待清楚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特点及其症状,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就诊,以便能得到及时的诊治。
上一个医学论文: 2例甘露醇外渗致皮肤坏死的分析及对策 下一个医学论文: 静脉留置针在心内科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