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交互式教学法 在 护理学基础 教学中的应用

力的发挥与培养。而“交互式”教学法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对传统的讲授→示教→回示范→练习→小结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通过预先给予学生的学习方案,开展有目的的学习活动,根据其选定的“问题”或“项目”自行利用学习资源进行有目的学习,并灵活地运用于实际,84%的学生对此问题持肯定态度,认为教学中的师生对话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有利机会,使学生在施教、评判等方面越来越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对理论知识由初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4.2  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流程,给学生思考、评判及发现护理问题的机会,不断激励其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勇于尝试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并从中感受创新快乐,使学生的思域越来越宽阔,思维越来越活跃,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与发扬。授课前,先让学生回答问题,进行操作,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就会自觉进行预习,尽量弄懂书中的每一内容及操作的每一环节,不懂的地方还会主动查图文献、资料,主动请教老师,因而,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爱好、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激发与培养。 4.3  鼓励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护患感受,在操作练习中娴熟护理技能,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为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潜力和学习积极性。79%的学生认为该方法对启迪学生的心智,使学生在积极思考过程中,既可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自身的内在潜能,又可使所学的东西有利于在大脑中建立起内在的、全方位的有机建构,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大有裨益。 4.4  学生参与施教,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克服了胆怯心理,培养了语言表达等能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层面去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让学生有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而且积极、活跃、主动地发散思维、评判异己,能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在讨论中,群体的智慧,群体的思维,互相作用,相互启悟,使每位同学都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高,产生了群体思维效应,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培养合作精神,为日后与病人及其他医务工作者的协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反馈结果显示65%的学生认为对提高表达能力有益,还希望以后能多提供这样的锻炼机会。 4.5  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改变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教师教、学生被动学、以教师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学生通过自学、讲课、讨论等方式,发挥了学生的群体智慧,使之能充分地参与课堂学习。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探讨,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共同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形成了教师以教为主、以学为辅及学生以学为主、以互教互学为辅的交互关系,营造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探讨、沟通的机会。 4.6  在应用该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各自在知识、经验、能力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学生相互质疑,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在讨论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既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打开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的心理经常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同时,既注重了立足于课堂,又放眼了医院和社会。 4.7  调查结果显示,交互式教学法的应用,深受学生的欢迎,很多学生留下了非常好的建议,希望能多给她们这样的机会,并希望能在其他教学内容中推广。 “教无定法”,以上只是笔者在“交互式教学”中的一些体验,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希望与同仁们多多商榷。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