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交互式教学法 在 护理学基础 教学中的应用


              “交互式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 关键词  交互式  教学法  教学  应用      交互式教学法是指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频繁的信息交流、不断的交往互动,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在多年的《护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对其有关章节内容施行了“交互式教学方法”的尝试和探索,基本上摆脱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教学中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教学中交流、在参与中应用,主动积极地锻炼了摄取、应用、创造知识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该教学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报告如下: 1  对象  对象为本校2002级、2003级护理专科,2003级护理本科学生。学生均有《护理学基础》第一阶段学习和临床1~2周见习的背景,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交流、表达有一定的基础。 2  方法 2.1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详细教学方案,课前一周布置授课内容,突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 2.2  设定相关问题,给学生营造不同的问题情境,让其通过自己一系列思维加工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如讲授“医疗卫生体系”时,提出的问题是:医院印象、急诊科护士素质要求;如何配合抢救等。在“舒适”、“压力与适应”内容中列举不同病案和护理问题,在“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事先设计情境、疑惑、障碍,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并寻找正确方法。 2.3  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讲授“舒适与安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环境”、“患者卧位的安置”等章节前,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提前布置授课内容,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对话。①用问题导入主题,通过聚合性和发散性问题的提问,对新概念进行辨识和描述;②在学生交互阶段,学生模仿教师的提问策略,设计多层次问题,相互进行提问与回答,在相似的事物中发现细微的不同,依靠抽象思维来创造新颖、独特的概念,培养创新思维能力;③结合实例或相关命题分组讨论,依靠团队的力量解决教师和学生提出来的问题;④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扮演老师角色,讲解课程内容并进行操作示范,老师则参与学生之间听课、提问和讨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既扮演学生又充当主持人的角色,围绕教学内容主线逐步启迪学生,从内容方面进行引导,从学生的讲解中发现问题;⑤在授课结束时教师进行纠正和补充,修正学生的教学偏差,补充和介绍一些带有前瞻性的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的心理经常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 3  结果  从6个方面设计问卷评价表,发放121张,收回116张。学生对交互式学习法教学评价见表。[HJ]     “交互式教学法”问卷评价表 问卷内容   调查结果 帮助很大  %  帮助较大  %  无帮助  % 密切理论与实际  84  72  33  28  0  0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9  69  35  31  0  0 提高表达能力  65  56  45  39  6  0.5 增加师生间探讨、沟通的机会  55  48  56  48  5  0.4 锻炼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2  54  49  43  4  0.3 在其他教学内容中推广  54  47  56  49  4  0.4 4  讨论 4.1  传统式教学方法不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方面较差,进而影响了学习能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