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护生临床实习的因素及对策 |
|
影响护生临床实习的因素及对策
摘要 通过临床带教,发现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因外部环境、人际关系及学习方式的改变,其心理活动也产生一定的变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差、师生沟通欠佳等因素,影响了实习的质量。提出在临床带教中,首先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学习工作环境、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具备特殊的职业情感,加强学生基础理论学习;强调带教老师的为人师表作用;激发护生的学习、工作热情,确保临床实习的顺利完成及实习质量。
关键词 护生 临床实习 带教 对策
临床实习是护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带教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但临床带教过程中存在诸多因素,均影响护生的实习质量。为了尽可能去除不良影响因素,提高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结合我院多年临床带教经验,特对以下影响护生实习质量的不良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1 影响实习质量的因素
1.1 护士的因素
1.1.1 理论知识不扎实 在带教过程中,通过对护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提问及考核,发现部份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如在外科实习时,不知道无菌包如何打开;包内物品未用完24小时后应重新灭菌;无菌盘铺好后,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无菌物品一经取出,不能再放回原处;取无菌钳时,钳端应朝下及不能碰到瓶口等等基础理论不了解,盲目性较大;加之心理恐惧,缺乏信心,就更无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这部份护生通过与他们交流、观察发现其根本的原因是护生不热爱自己的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差,不善于思考。
1.1.2 护理学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脱节 护理学基础课的理论是由一系列比较抽象的概念、经验、规律等知识组成的。这些理论知识的形成是在事实的基础上抽象概括而来。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他们对各项护理操作缺乏感性认识,进入临床感到无所适从,结果往往是理论与实际脱节。多数护生不能将书本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例如在人体上就不能正确确定注射的部位;静脉注射操作时:对静脉注射操作的程序、手法、技巧等不掌握,不知道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只是机械地模仿执行;处于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态度,实习效果甚微。
1.1.3 护生对自己缺乏严格要求 部分学生则对所学专业认识不够、不感兴趣、情绪低落,认为护理工作无非是打针、输液、领药、发药、铺床等直观的琐事,不需高深的学问,就能应付。实习态度不端正,自由散漫,不按时上班或旷课;与患者缺乏沟通、护理操作不熟练,往往遭到患者的拒绝,此时护生没有良好的心态,感到委屈,失去信心不求上进。危重病人、病情重、症状复杂、病情变化快、难于判断及作出相对应的处理;加之护生不主动、依赖思想严重,故此时护理工作往往由老师完成,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1.2 教师的因素
1.2.1 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过于挑剔、态度冷漠或高高在上、讲话不注意方式,如对护生称呼用“喂”“你”,而不用“请”字,习惯用命令的语气等,考虑问题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缺乏换位思考,影响师生交流;有的带教老师不重视带教工作,对学生指导讲解少,缺乏耐心,把学生当劳动力使用,对护理操作技巧不指导学生或直接不让学生动手,不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等,教师表现出来的不利于护生实习的因素,打击了护生的积极性,影响实习效果。
2 对策
2.1 帮助实习护生尽快熟悉环境,消除心理压力 护理部对护生进行岗前培训,使其入临床实习前了解医院的基本情况、制度、技术力量等。护生进入病区,护士长和带教老师应热情接待,并介绍科室的环境、熟悉科室医护人员、本科室的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特色、各种制度、护生应注意的事项等。消除护生的思想压力,提活实习质量。
2.2 加强护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护士直接面对病人,是病人第一手资料的获得者,病种多、症状复杂、病情变化快,突发情况多,因此要求护生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作出正确的判断及处理。组织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教师,进行讲课,每天带教查房;随时讲解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提问,以促使学生自觉地学习理论知识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提高实习质量。
2.3 强调理论与实际相[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程序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交互式教学法 在 护理学基础 教学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