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血管病急性期康复治疗及护理 |
|
脑血管病急性期康复治疗及护理
脑血管病是危害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提高病残人员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有效地恢复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急性期康复治疗是降低致残率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对脑血管病人瘫痪肢体除采用积极综合治疗外,并经过精心护理、治疗,延长生命,减少死亡。
脑血管病康复的目的在于预防脑血管病继发障碍的发生与发展,促进脑血管病功能障碍的恢复。脑血管病引起的障碍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疾病本身引起的功能障碍,如运动、感觉、言语等。另一方面即下述继发障碍,如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肩关节半脱位、足下垂、足内翻等,即称之谓“废用综合症”,这些继发障碍如果在早期给予正确的康复护理及康复治疗,是可以预防的。
康复护理:患者在患病早期,由于突然成为偏瘫不久,仍处于坚决否认病情,情绪急躁阶段,康复的欲望极为强烈,对此类患者给予适当安慰疏导、可消除其急躁情绪,正确地对待康复治疗及护理,老年脑血管病人,瘫痪肢体早期,可作轻柔的患侧按摩,每隔2~3小时更换体位时按摩一次,急性期过后,可尽力按摩或用按摩器按摩,使上下肢体作内收、外展、伸屈、掌击打等运动,为防止足下垂。可进行器械康复锻炼,总之,对脑血管病人的心身护理为所有护理措施中的重要环节,对患者康复起着积极作用。
康复治疗:最近北美地区提出的超早期康复治疗,即在发病的第一天就开始康复与临床药物治疗同步进行,是当前最先进的发展方向,这是很难普遍做到,在国内急性期康复治疗较适用,一般说脑梗塞在发病后3天,脑出血在发病后5~7天,就应开始康复治疗。还与以往认为脑血管病急性期要制动、安静、卧床休息形成鲜明对比,它不仅可造成“废用综合症”,而且老年患者将致终身卧床不起,此时若再进行康复,只能事倍功半。
脑血管病在急性期康复训练,一方面由于及时给予康复治疗,无一例因缺乏合理活动,而使肢体出现关节疼痛、关节强直、肌肉萎缩、肌瘫挛及各种畸形等,这大大减少和预防继发障碍的发展和发生,使康复治疗程序进行。另一方面,在急性期进行康复治疗,能够刺激部分脑细胞产生功能代偿,使神经系统尽快建立新的联系,使肢体功能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脑血管病急性期,康复有效地防止继发障碍的发生与发展,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是降低致残率,减低残疾程度的关键,它的有效性是任何药物所不能替代的,随着康复治疗的发展与推广,急性期康复对促进脑血管患者的早日康复起着极其重要意义。
上一个医学论文: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颈外静脉应用的护理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联合腹腔药物注射治疗顽固性腹水疗效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