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颈外静脉应用的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颈外静脉应用的护理体会

     我科自2003年9月到2006年2月,对周围静脉穿刺难度大的患儿及静脉内高营养疗法,采取静脉留置针行颈外静脉穿刺,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材料  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型留置针、肝素帽、敷贴、封管液为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2500u。 2  一般资料  共25例,其中新生儿1例,早产儿6例,婴儿15例,幼儿3例;瑞氏综合征1例,腹泻5例,脑炎5例,肺炎8例,静脉高营养6例。 3  操作方法 3.1  患儿去枕仰卧位(肥胖小儿可在背部垫一薄枕,有利于穿刺部位的暴露)。头侧向穿刺置管对侧。 3.2  穿刺部位选在颈外静脉上1/3处进针,常规消毒穿刺点皮肤,待干后,以左手食指压住颈外静脉近心端使之充盈,在穿刺点上绷紧皮肤,以25ο角刺入皮下,然后沿静脉方向潜行穿刺,及时观察有无回血(可由助手抽吸)见回血后再进针1~2mm,以保证外套管也进入血管,然后降低穿刺角度,缓慢抽出针芯,同时继续沿血管方向徐徐送外套管,检查穿刺成功后,再次用0.5%碘伏消毒穿刺点周围的皮肤待干,用一次性无菌敷贴妥善固定,然后连接输液器即可。输液结束后,常规封管。 3.3  停止置管时,拔出留置针,按压至不出血止(按压力度适度)。 4  结果  2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保留3~5天,平均4天,静脉输液100次,维持了较理想的通路效果,其中1例穿刺失败,重新穿刺对侧成功。 5  穿刺体会 5.1  穿刺前必须做好患儿家长的工作,耐心解释穿刺的必要性及安全性,以取得合作。 5.2  颈外静脉属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由下颌、耳后、枕静脉在耳下方汇合而成颈外静脉,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下降,在该肌下缘穿颈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1],因其离腔静脉较近,所以无论在穿刺或输液过程中均应严防空气栓塞 5.3  因其穿刺部位皮肤较松驰,皮下脂肪相对少,血管不易固定,操作时最好两人协同,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5.4  颈外静脉压较四肢静脉压低  因为在静脉系统,距心脏越近静脉压越低[2],留置针后接一抽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可边进针边由助手回抽,能及时发现穿刺针是否进入血管,同时也便于连接输液,避免气泡进入血管。 5.5  防止穿刺处感染,置管期间,每日用0.5%碘伏消毒穿刺点周围,直径10cm,更换无菌贴膜固定,同时观察穿刺点周围是否有红肿,导管有无脱出,以便及时处理。25例病人中,无静脉炎发生。 5.6  因酒精可使硅胶老化,所以必须等待干后方可进针,以免外套管老化变形,导致穿刺失败。 综上所述,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并非高难度技术操作,只要操作者熟练掌握操作要领,穿刺成功是肯定的。在临床实践中为穿刺困难尤其是抡救危重儿及时建立血管通路,对病儿生命维持、有效的治疗起了重要作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方.人体解剖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94 2.陈宜张,臧宜民.医学生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9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提高静脉动脉化皮瓣成活率的实验研究
    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腹膜后肿瘤手术并下腔静脉及肾静脉切除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经股静脉放置冠状静脉窦标测导管在射频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
    常用化疗药物致兔耳缘静脉损伤实验观察
    肾癌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附
    静脉普罗帕酮和毛花甙C转复阵发性非瓣
    留置双J管患者的护理
    急性门静脉主干完全性栓塞支架置入术术
    静脉注射依那普利拉治疗重症高血压的疗
    心房颤动患者经静脉体内电复律术后早期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