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在PIVAS配置细胞毒性药物的体会 |
|
浅谈在PIVAS配置细胞毒性药物的体会
摘要 本文总结了三年来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细胞毒性药物的体会,提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正规操作,加强管理,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高品质的化疗药物,同时阐述了对预防工作人员职业危害的作用。
关键词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生物安全柜 细胞毒性药 管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病人静脉用药集中配置的场所,是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专业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及抗生素的配置,为临床医疗提供高质量静脉输液的单位。它有着与传统配置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已越来越受到国际上及国内的重视。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于2002年8月建立了北京第一家PIVAS。目前负责全院28个病区病人的液体配置,平均日配置药液1200袋,其中细胞毒性药物占有2%~3%。细胞毒性药物(抗肿瘤药)可抑制骨髓,使白细胞下降,并可造成自然流产、致畸、致突变等危害[1]。当医务人员在开放的、无严密防护措施的环境中配置细胞毒性药,不可避免的要吸入或直接接触,使职业风险增加。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由于采用了生物安全柜和一系列防护措施,加强了对配置人员的防护,大大降低了细胞毒性药物对人体的伤害。
1 环境设备要求
1.1 环境要求 细胞毒性药物与静脉营养药应在不同的配置间配置,配置细胞毒性药物必须在垂直气流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不允许使用水平气流的超净台。生物安全柜的过滤器能有效的拦截微生物颗粒及尘埃颗粒,同时也是细菌与病毒的积集区,所以应由专业人员定期更换。活性炭过滤器6个月更换一次并焚烧处理。安全柜的前窗除做清洁外不得随意开启,以保持柜内气压。
1.2 操作台的清洁和消毒 风机开启30分钟后柜内洁净度可达到百级标准,同时紫外线照射(90VW,1小时)。操作前后用75%酒精擦拭安全柜内壁,以保证工作区无污染。每周两次用清水无尘的抹布擦拭回风槽及台板下面的玻璃碎屑及溅落药液;每月做柜内及配置间的空气培养(平板沉降法)。要求菌落数≤314 CFU;每半年请相关部门进行微粒、风速等性能测试,保证安全柜的正常工作。
2 人员管理
2.1 人员要求 配置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及慎独精神,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头脑清醒,动作敏捷,身体健康,每年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肝功能、血常规等,并记录在案。妊娠期、哺乳期、产后一年之内不参加细胞毒性药的配置工作。
2.2 人员培训 由于PIVAS的配置量大,技术操作性强,配置人员应有强烈的自我防护意识。上岗前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及考核,内容包括:操作常规,有关细胞毒性药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及常用剂量等;每季度进行理论考试,每半年进行技术考核,并不断强化。使每一位配置人员都牢记操作要求,并熟练掌握。
2.3 自我防护 操作前穿着防尘、防静电、非透过性的连体工作服,帽子遮住头发及耳朵,戴双层口罩、护目镜,戴双层手套:外层为无粉乳胶手套,内层为PE手套。由于手套的通透性随时间延长而增大,所以每操作60分钟或遇有手套破损及被药液污染时应更换。工作服袖口应卷在手套内。戴手套前及脱手套后应彻底清洁双手,如药液溅入眼内或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清洗。
2.4 操作注意点 在配置区域尽量减少人员走动,保持安静;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配置,动作轻柔、准确;使用后的注射器、纱布、手套等均放入双层塑料口袋中封闭,再丢入专用医用垃圾袋中每日焚烧处理。
3 药品管理
3.1 细胞毒性药应按保存要求存放在固定区域,并有醒目的警示标识,由专人管理并登记。
3.2 空安瓶放入密闭的塑料袋中,再丢入专用医用垃圾袋中统一焚烧。
3.3 药物一旦破碎或溢出,应穿好连体工作服、戴双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药液用吸收性强的纱布擦、吸,粉剂用湿纱布覆盖后再将其清除,玻璃碎片应用专用的工具拾起放入防刺的容器中,药物污染的地方用清洁剂反复清洁三遍,再用清水清洗。所有使用过的物品均放入密闭的双层塑料口袋中并封口, 再丢入医用垃圾袋中统一焚烧。
4 与病房交接 电脑生成医嘱两份,一份送至病区以备核对,一份留在PIVAS存档,并有专门的送药单,详细记录科室、药品数[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儿童溃疡病诱发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下一个医学论文: 如何解决我国护士工作压力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