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的提出,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而且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不但能使护理工作更出色,而且对救治患者的疾病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尤其是急诊科的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影响了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因此加强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是十分必要的。  1  影响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 1.1  急诊科工作的特殊性  急诊科患者以危重、急多见,病情复杂多变,随时可出现生命危险,护士必须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迅速有效地作出正确判断,技术操作上不能有半点差错,长期肩负重大责任,致使急诊科护士出现紧张、睡眠障碍等症状。 1.2  缺乏心理学的有关知识  由于大多数护士未接受过专业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训,心理学的知识缺乏,又不能充分利用各种心理咨询,一旦在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正确运用心理学知识来进行自我调节,容易导致心理的自我失衡。 1.3  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  护士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白衣天使,在对患者进行救治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更需要认真耐心的护理精神。但是,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对护理工作持有偏见,认为护理工作是伺候人,没学问,使护士的工作成绩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使护士产生情感脆弱、自卑等心理。 1.4  缺乏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有效沟通  急诊科护士工作繁重,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下,精神压力大,三班倒的工作制度使生活无规律,身体得不到调整,因而使护士无暇顾及患者及家属的心情,常常导致患者的不满,出现护患关系紧张。有的患者因身患重病常常把暴怒的不良情绪向护士发泄,导致护士工作受挫,出现心理不平衡,烦躁、易激动、抑郁等问题。 ⒈5  护士角色转换不良  护士作为一名女性,有自己的多种角色,既要照顾老人,又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经常把来自家庭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去,感到工作疲乏难以适应,产生抑郁、焦虑情绪。 2  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措施 2.1  加强多学科的学习  急诊科护士要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其他学科的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培养和提高评价事物的能力使自己在困难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应对自如,以更大热情搞好工作。 2.2  在工作学习中注重培养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  护士要保持健康的心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自己的职责出发,有较强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正确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客观地评价自己,摆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减少失落感,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以获得心理的自我平衡。 2.3  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  护士与病人及家属直接接触,由于急诊患者病情急、重,易产生紧张、烦躁、敌对、易怒等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常直接向护士发泄,导致护士工作受挫,易与患者发生冲突。因此,护士要对工作中出现的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宽大的胸怀谅解患者及家属的各种不良行为,避免冲突发生。 2.4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作为一名急诊科的护士,要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多种爱好,积极消除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勤奋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才能在积极的社会环境中增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总之,急诊科护士要维护自我心理健康,就应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对生活和工作充满信心,对他人充满尊重和理解,这样才能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38份儿科护理病历质量评估与分析
    直接进急诊手术室抢救严重创伤77例
    创伤骨科急诊入院病人漏诊与误诊的分析
    急诊ESWL治疗后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2
    杠杆挤压式复位法急诊治疗跟骨骨折36例
    人性化照护在儿科护理上的应用体会
    冷凝集试验强阳性病人急诊体外循环处理
    门诊信息化管理  内科护士职责定位
    高压氧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
    过敏性休克的急诊急救及临床体会
    急诊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理分析
    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
    谈在急诊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护理体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