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善护患关系 减少医疗纠纷 |
|
改善护患关系 减少医疗纠纷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投诉案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改善医患,护患关系是杜绝医患,护患之间的纠纷,提高医院声誉的最好方法;必须从法律意识,业务水平,护理理念等各方面着手,改善护患关系,以减少护理纠纷。
关键词 护患关系 医疗纠纷
2002年9月1日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我国规范医疗服务行业妥善处理医疗事故,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法规。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的提高,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加强,求医的期望值不断提高,病人的合法权益一旦受到损害,就要追究法律责任。据报道,每年医疗纠纷投诉案的数量都排在前三位,绝对数量也呈上升趋势[1]。据2003年3月14日《法律日报》有关报道中的统计显示,全国医疗纠纷1994年的6286起,而1999年1~3季度就有12088起,递增幅度之大令人震惊[2],医疗纠纷案件的处理结果关系医疗机构的声誉,直接影响医疗机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院要想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必须要从各方面杜绝医疗纠纷隐患。医疗纠纷隐患涉及多个方面,如:知情同意,收费问题,观察记录,责任心与技术水平,医患、护患关系等。而改善护患关系,杜绝医患、护患之间的纠纷是提高医院声誉的最好方法。护士是卫生保健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不仅要协调医院的纵横向关系,还要协调与患者,与家属,甚至患者与家属的关系。护患关系是患者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变化,与患者康复有着重要的关系,本文就常见的护患矛盾,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以及如何改善护患关系作一粗略探讨,与各位同仁共勉。
1 常见的护患纠纷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一般护理差错;②严重护理差错;③服务态度差;④医疗费用不明白;⑤后勤保障不完善;⑥药物副作用;⑦患方过度维权等[3]。除①②系与护士责任心与技术水平有关之外,其余均与护患关系密切相关。
2 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
2.1 护士工作量过大 护士的编制不足,小于卫生部规定的床位与护士之比1:0.4的比例,护士忙于日常工作,无暇于患者进行足够,有效的沟通,从而影响护患关系。
2.2 医院管理缺陷 由于医院管理中存在着缺陷和不完善,病人遇到任何问题首先要找临床护士,医院管理的其他问题也会引发护患矛盾[4]。
2.3 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与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护患关系,要求获得安全而优良的医疗护理服务是患者的正当权益,如果在对病人实施护理服务时,不遵守操作规程,业务不熟练,经验不足,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痛苦,都有可能引发护患矛盾。
2.4 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下降 信任是护患关系的基石,由于几年来,医疗纠纷急剧上升,加之一些社会舆论,媒体的不客观误导,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及其医护人员心存戒备心理,从而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失去了基础。
3 改善护患关系,杜绝纠纷隐患
3.1 提高业务水平,丰富临床经验是关键 患者首先需要的是优质的护理服务,高超娴熟的护理技术;周到细致的病情观察,会使患者无条件地从心里接纳护士,从而产生信任与依赖。为良好的护患关系奠定基础。
3.2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护士法律意识 护患关系教育常抓不懈,护理是一项高风险、高技术性的服务、护士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受到法律法规的制约,每项护理活动无不潜在着法律问题,护士承担的责任非同小可,护士必须学法律、懂法、用法、守法并将法律意识始终贯穿于各项护理活动中,使病人和护士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避免护患矛盾的产生[4]。
3.3 加强治疗性沟通 治疗性沟通是指护患之间,护理人员之间,护理人员与医生以及其他医务人员之间,围绕患者的治疗问题进行的信息传递和理解,它是与病人满意度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直接相关的关键因素之一[5]。治疗性沟通已被国内外护理界认为是最能体现护士职业价值的三大护理行为之一。要求护理管理者加强治疗性沟通技巧的培训,理论联系实际,在管理方面,可用病人对所获信息满意度,健康教育满意度,舒适管理满意度,护理照顾满意度来评价其应用效果[5]。
3.4 转变护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情感关怀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护士在PET CT检查配合中的放射防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