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会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会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之一。其在儿科疾病的治疗和抢救中占极其重要的位置,如不能及时穿刺成功直接影响对小儿的抢救和治疗。提高穿刺成功率,不仅减少病儿痛苦,也减轻家长担忧,又赢得抢救和治疗时机。笔者通过多年儿科临床实践,对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作出如下总结: 1  熟悉小儿头皮静脉的解剖特征,合理选择穿刺部位 1.1  头皮静脉的特征  静脉细小,皮肤细嫩,头皮紧贴颅骨,结构致密,静脉浅表,皆自周围向头顶部辐射状排列,网状颁,有广泛的吻合支,因此,顺行或逆行进针均不影响回流。 1.2  正中、额浅、颞浅静脉固定直观,暴露明显,是进行穿刺的最佳部位。耳后静脉位于耳廓后方,较固定、粗直或略弯曲,此处组织比较疏松,易外渗。 2  取得家长的信赖、支持和配合  进行穿刺时,家长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护士的情绪,进而影响穿刺成功率。穿刺前进行有效沟通,取得其信任、支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对穿刺难度较大,家长情绪过份紧张者请其暂回避。有的家长对头部穿刺害怕,担心影响小儿大脑发育而拒绝穿刺,此时应向其解释静脉穿刺只是头部表皮内的小静脉,不会影响小儿健康和智力,疤痕日后会自行消退。 3  环境准备  保持操作室内安静整洁,光线明亮,最好在自然光下进行操作。 4  护士自身应具有良好心理素质  穿刺时保持从容镇静,有条不紊。对于难度较大,家长要求又高者,应尽可能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克服烦躁、畏难心理,达到最佳心理状态,全神贯注。同时可请穿刺经验丰富的同事协助固定头部,共同探讨进针角度、方向、深浅度及穿刺针大小的选择等,力求做到没有把握不轻易进针。 5  掌握穿刺技巧 5.1  选择好静脉后根据静脉大小选择相应型号的头皮针(41/2或51/2),以左手拇指、食指轻轻绷紧皮肤,右手持针与皮肤呈10~20度角,距最清晰点后约0.3厘米处上方进皮后压低角度,沿静脉方向由浅而深缓慢向前穿刺,见回血后向前0.1~0.2厘米;若无回血,但穿刺时有突破感、落空感,不要急于拔出针头,因可能是由于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上方,可抬高针柄;或由于静脉细小,脱水不充盈等原因所致,可回拉橡胶管或轻轻挤捏橡胶管,可见回血。若挤压后仍无回血而头皮局部无隆起,可试着松开输液调节器开关,如点滴通畅,穿刺局部无肿胀,示穿刺成功[1]。 5.2  妥善固定  穿刺前充分剃去毛发,便于粘贴。确定针头进入静脉后,左手固定针翼,使之保持原来水平位置,不能牵动。粘贴时根据角度下垫棉球固定,一般采用“S”型固定法,远端粘贴在耳廓上(因局部无汗腺),必要时绕头缠一圈(胶布易粘住头发,不易取下又不美观,且易引起小儿哭闹,可用3M自缠敷贴)。 5.3  调节滴速,保持通畅  根据不同病情及小儿年龄调节滴速。嘱患儿与家属勿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如发现患儿哭吵不休、局部肿胀、静滴不畅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输液途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及时处理不良现象。 5.4  做好穿刺部位的保护  穿刺成功后,穿刺部位的保护是保证输液完成的关键,也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之一[2]。告诉患儿及家属尽量避免触碰固定处,避免牵拉、挤压、折叠输液管,尽量避免患儿摇头、眼球上视、手抓穿刺针管等动作,尽量转移患儿注意力,避免哭闹。 小儿头皮静脉虽然穿刺难度大,但只要在工作中不断评估和总结,掌握穿刺、固定的要领,营造舒适的环境,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保持患儿、家长及工作人员情绪稳定,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一定会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莫雪英.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后无回血112例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4 2.陈小灵.提高门诊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探讨.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1:39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小儿胆囊炎、胆石症62例分析
    止泻方治疗寒湿型小儿腹泻68例
    香港小儿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
    伸肘位手法复位形石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
    小儿慢性胃炎锝标记固体餐胃排空检测
    抗生素对小儿呼气氢试验的影响
    小儿肠套叠59例诱发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小儿急性中毒126例分析
    防感冒制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0例
    健脾利湿汤加味治疗小儿泄泻50例临床分
    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近况
    经纤维胃镜对小儿过敏性紫癜胃粘膜病损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