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输注两种拔针方法按压效果比较 |
|
。有的穿刺在进入皮肤后,在血管上方平行移动一段距离后再进血管,这使得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往往不在同一点,且有一定距离,最长的距离约为2.5cm左右(几乎为整个7号头皮针长度)[7]。抬高法中护士用3个手指同时按压,因为一般成人的示指、中指和无名指并齐宽度约为4~5cm,可以把2个针眼同时压住,避免皮肤出血和皮下淤血现象。
3.2 远心端法压迫止血,阻止了静脉血管内血液的回流,降低了针眼处血管静脉压,从而便于穿刺针眼的闭合。另一方面,由于采用远心端法止血时棉签位于针梗之下,可有效地避免常规方法在拔针的瞬间由于棉签压于针梗之上引起锋利的针尖斜面对血管壁和皮肤的损伤,避免了疼痛的发生。但本组观察结果显示皮肤出血现象高于抬高法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按压出现偏斜,也就是按压皮肤针眼的棉签因拇指的旋转发生偏移,使压力重心转移导致针眼出血,如果操作熟练的话,是可以避免的;另一方面与按压的力度和按压时间有关,按压力度在临床上只是以病人觉得施加的压力能忍受为宜,但有些病人的忍受力比较低,使得压力不够引起出血;在按压时间上,一般是3min,但在临床上有时按压时护士有事急于离开或病人输液完毕后急于上厕所等,使得按压时间不够,引起出血。
3.3 两种拔针按压法各有其优点,远心端法疼痛率低,抬高法皮肤出血率低,故两种方法均可推广于临床实践中。但从病人反映情况及拔针后不良反应发生的多少,笔者认为抬高法更优。笔者因此也想到若将两种方法合二为一会不会使拔针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少。
参考文献
1.欧少青,钟妹,刘培娟.静脉输液按压方法再探[J],护理学杂志,2000;15(6):378
2.李雅珍,柏玉萍,王丽娟,等. 肢体抬高对浅静脉输液拔针影响的临床研究.实用护理学杂志,2003;19(8):41
3.赵红梅,石国燕,孔丽雅.对有出血倾向患者使用远心端法止血的效果观察现代护理,2003;9(1):14
4.苏冬梅,范娇娥,刘广辉.实用疼痛护理学,2000;12:26
5.高山英,丁玲芳,万珍兰.肢体垂吊时对静脉穿刺输液影响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37
6.蒋艳娟.降低螺旋夹夹管位置防止拔针滴血[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2):120
7.单伟颖,刘恩君,何仲.静脉输液时不同拔针法效果的观察.现代护理,2003;9(9):715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心肌梗塞病人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下一个医学论文: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