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首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 |
|
我院首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最稳定的关节之一,数典型的球臼关节。它由股骨头、髋臼和股骨颈形成关节,下方与股骨相连,颈干交界处内外侧有大小转子。与膝关节相比,髋关节有良好的内在稳定性,同时也有很大的活动性。
人工髋关节可保持关节的稳定,解除髋关节疼痛,关节功能活动好可以调整双下肢长度,手术近期效果明显优于其它手术。
1 病人情况 陈祖耕,男,50岁,退休工人,因左髋部外伤,疼痛伴左下肢破行55天以“左股骨颈陈旧性骨折”入院,无基础病,否认传染病和遗传病史,身体状态好,已戒烟酒
2 护理评估
2.1 心理状态平静,对手术期待
2.2 饮食和睡眠好
2.3 患侧肢体皮肤无疖、痈、脚癣、静脉曲张等
2.4 原发疾病清楚及术前用药合理
2.5 评估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出血、伤口渗液、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神经血管损伤
3 护理常规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向病人介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病例,并讲解手术前后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发放髋关节宣传手册,给与健康指导,消除思想顾虑,减轻其心理负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3.1.2 饮食护理 指导病人合理膳食,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便于消化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3.1.3 术前指导
3.1.3.1 向病人讲解术前合血备血及注意事项
3.1.3.2 训练病人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并讲解其目的
3.1.3.3 指导病人练习股四头肌的舒缩运动,踝关节屈伸运动防止肌肉萎缩,保持肌力
3.1.3.4 教会病人深呼吸及正确的咳痰方法
3.1.4 皮肤准备 术前检查患肢情况,如有疖、痈、脚癣、静脉曲张、灰指甲等,应嘱患者每日用温水清洗局部后用2.5%碘酒涂抹三次并告知上级医师。
3.1.5 术前准备 术前白天备皮,术前晚及术日晨用0.75%碘酒消毒手术区域,并用无菌布包裹。术前晚8点灌肠,并与术前晚10点至术日晨禁食水,术日晨留置尿管。术日晨协助患者更衣,等待手术。
3.1.6 术前用药 术前一天应用抗生素防止术后感染,术前晚给予抗血栓药物,防止静脉血栓。
3.2 术后护理
3.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术后去枕、平卧、禁食水6小时,持续低流量吸氧6小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测血压、脉搏30分一次。致病情平稳后每2小时一次,并注意病人意识状态。
3.2.2 患肢位置 抬高患肢15~20度,保持患肢于外展30度中立位。患肢穿丁字鞋,两大腿之间可放置软枕以防止患肢外旋、内收。
3.2.3 患肢的观察 患肢是否肿胀,感觉、运动、皮温、血运、足背动脉搏动。
3.2.4 伤口的观察 观察伤口是否渗血,如有大量新鲜渗血应及时通知上级医生给予加压包扎压迫止血,必要时给予输新鲜血及静脉补液治疗。
3.2.5 各种管道护理
3.2.5.1 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准确记录引流量。如引流量>200ml/小时,立即通知主管医生给予处理,并及时更换负压吸引器。
3.2.5.2 观察尿管是否通畅,避免打折、受压。术后6小时夹闭尿管,3~4小时定时开放,锻炼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
3.2.6 翻身的护理 术后6小时后可帮助病人翻身包括①向术侧翻身:伸直术侧髋关节,保持旋转中立位,身后可垫软枕。②向健侧翻身:健腿在下略弯曲,伸直术侧髋关节,两腿之间必须垫软枕,以防止关节脱位。
3.2.7 术后及时给予病人补液、抗炎、抗血栓治疗等。
3.2.8 术后第一天 可将床头抬高30~50度,取半卧位;指导病人练习踝关节屈伸运动,股四头肌的舒缩运动。
3.2.9 术后第二天 如引流量小于50毫升/24小时,可拔除引流管,拍摄X光片,以判断假体的位置。结合术前髋关节病变程度、假体类型、手术过程和病人全身情况,在指导下开始康复练习。
3.2.10 术后三天 床上患肢适度活动。(根据手术及病人恢复情况在医生护士指导下)
3.2.11 术后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卧床活动较少时期禁止给予易引起腹胀、腹泻的食物。
3.2.1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较大的手术,对病人的精神刺激较强,易导致心理不平衡,可出现较明显的心理反应,应关心和理解病人,及时给予安慰、鼓励、使病人获得心理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13 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 下一个医学论文: 烧伤合并中 重度吸入性损伤的综合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