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
|
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心理护理,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在护理前和护理后4周末进行测评,统计学处理采用X2和t检验。结果:两项评分护理前两组无显著差异,护理4周后研究组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促进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缓解。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抑郁情绪 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严重影响着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婴儿的健康成长,同时给患者家庭、婚姻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有文献报道[2],心理干预有利于产后抑郁症患者康复,鉴此,本文对3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作了对照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对缓减产后抑郁情绪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样本选自2004年~2005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出现产后抑郁的产妇,符合CCND~3产后抑郁症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3](HAMD)前17项评分≥18分,排除有严重自杀倾向者。共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观察时间为4周。心理护理主要措施为:①建立温馨病房: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充分保证患者的休息和睡眠,满足患者生理心理需求,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②加倍尊重关爱患者:对患者的情绪表示同情和理解,以亲切的态度、优良的服务取信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③心理咨询:主动接近患者,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尽可能帮助她们消除负性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平安度过产褥期;④健康教育:向患者讲授产后抑郁的相关知识,让她们正确认识产后抑郁情绪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和原因,改变患者对自身状况和周围环境的不良认知;⑤对患者家庭成员进行心理、生殖健康教育,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消除家庭社会给患者的压力,亲人陪伴,母婴同室,耐心细致地指导哺乳,做好新生儿保健,帮助患者适应母亲角色;⑥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及时予以鼓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效果评定 在护理前及护理后第4周末,由2名主管护师用抑郁自评量表(SDS)[3]和HAMD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评定;评定前经量表测量训练,一致性评定Kappa系数为0.86。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研究组30例,其中初产妇26例,经产妇4例;年龄(26.5±4.1)岁;受教育(12.5±3.2)年;工人8例,农民12例,干部4例,其他6例;对照组30例,其中初产妇27例,经产妇3例;年龄(25.5±3.2)岁;受教育(12.6±3.5)年;工人7例,农民11例,干部5例,其他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HAMD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HAMD评分比较(分,[AKx-]±s)
组别 n SDS评分
护理前 4周末 t PHAMD评分
护理前 4周末 t P
研究组 30 54.9±9.4 12.6±3.5 23.11 <0.01 22.9±4.2 6.2±1.6 20.37 <0.01
对照组 30 53.8±8.8 22.8±5.6 16.32 <0.01 23.7±4.8 12.6±3.3 10.47 <0.01
t 0.4[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针灸加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观察与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传统法与改进法的临床疗效比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