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大肠息肉的护理 |
|
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大肠息肉的护理
摘要 结肠镜检查是发现肠息肉的最好方法,一旦发现息肉,即做活检病理明确类型,并结合情况给予电凝治疗,一般直径<0.3cm者可以钳除即可,如果直径较大者行高频电凝摘除,围手术期间良好的护理配合,注重息肉摘除术中易出现腹痛、腹胀、血便、出血等症状,探讨内镜下电凝治疗大肠息肉的护理方法,通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细致观察,有效配合及术后的精心护理,为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大肠息肉提供安全保障,有效的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 大肠息肉 高频电凝治疗 护理
大肠息肉是常见下消化道疾病,通常是指凡高出肠粘膜的内突起,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分良性息肉及息肉恶变,是大肠癌前病变。肠镜既是检查发现肠息肉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治疗息肉的最佳手段。在内镜下和高频电凝治疗同时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可达到诊治双重的目的,既可避免剖腹手术又能减轻经济负担。我科至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内镜下高频电治疗大肠息肉96例收到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6例中,男60例,又36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68岁,直肠息肉17例,结肠息肉79例。12例为多发性,其余为单发性息肉。息肉直径大于2cm16例,直径0.5~2cm56例,小于0.5cm22例。本组患者58例以腹痛、便血入院,行肠镜检查发现息肉,38例因便秘不适等症状门诊检查发现息肉,匀行高频电凝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2.1.1 术前应做凝血机制、血常规及心电图等相关检查,无异常即可手术,手术前还签写检查治疗同意书,详细向患者说明治疗的必要性,术中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方行手术治疗。
2.l.2 肠道准备 术前2~3天给少渣饮食、术前一天晚餐后空腹8h、手术当日晨给硫酸镁30g加水200ml溶解后口服,然后饮水2000ml、多走动,把粪便排干净以保证结肠清洁。
2.1.3 心理护理 手术,对患者都是有恐惧心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措施:①向病人讲解手术的经过,解除恐惧心理,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②根据患者是否配合及息肉的部位,采取镇静及麻醉药,如对高位息肉、患者紧张不能配合者,以麻醉为宜;对于直肠、乙状结肠息肉,患者不紧张则不必用镇静及麻醉药。
2.1.4 器械准备 对电子结肠镜和电凝系统认真检查测试,确保结肠镜及各种配件,凝切装置工作正常。
2.1.5 电凝治疗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 ①有结肠镜检查禁忌证者,如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弥漫性腹膜炎等;②直径大于2cm无蒂息肉或腺瘤;③内镜下有息肉恶变表现者;④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应治疗后再考虑。
2.2 术中配合 病人取左侧卧位,进结肠镜,见息肉后将息肉全景至于视野中心,此时助手将圈套器或钳经活检孔道送肠镜内,张开套环,然后缓缓收圈,通过电凝电切一次切除,无活动出血后退镜,切除的息肉用活检钳取材做病理检测。以明确诊断及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2.3 术后护理
2.3.1 病情观察 肠息肉内镜下电凝摘除手术创伤小,术后要卧床休息6h,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处理,在两周内减少活动,促进康复。
2.3.2 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6~8h,如息肉为多发性或息肉较大者,适当延长禁食时间,无异常情况,可进低温流质饮食,术后一周内避免粪便摩擦创面或残端引起出血,宜进食细致少渣、易消化的食物,温度不宜过热,以少量多餐为宜
2.3.3 并发症的护理 高频电凝切除息肉易并发腹痛、腹胀、便血、出血及穿孔和粘膜灼伤等,其中出血和穿孔最为严重。①腹痛、腹胀最为常见,一般术后一周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但无发热情况,卧床休息和对症治疗的同时,遵医嘱给抗感染治疗及调节胃肠功能,症状自行缓解或消失。②血便:高频电凝息肉摘除术是有创手术,术后大便偶带有鲜血或血丝便,应警惕蒂残端人工溃疡的可能,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大便情况,一周后手术部位结痂脱落易导致出血,故手术后要观察治疗一周以上,在两周内减少活动。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产科会阴切开术综合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应用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