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狂犬病预防的健康教育


 狂犬病预防的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狗、宠物猫也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和人密切接触起来。人们被狗、猫触舔、抓咬的现象也逐日上升。最近新闻媒体也有报道:疯狗咬人引发狂犬病致死的病例。狂犬病是一种潜伏期长短不一,可防不可治,病死率为100%,死亡率居世界第一的急性传染病。有些人被宠物触舔、抓咬后未引起重视,有些人重视却因不掌握科学的处理方法致使狂犬病发作而丧失生命。因此进行狂犬病预防的健康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狂犬病的预防知识,掌握被抓咬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降低狂犬病发病率的有效、可靠、唯一的途径。 1  流行病学 1.1  传染源  人狂犬病由病犬传播80%~90%,其次病猫、病狼、吸血蝙蝠、许多食肉野生动物如狐、獾、浣熊臭鼬等可以作为人狂犬病的传染源,狂犬病病人不是传染源。 1.2  传染途径 1.2.1  主要被患病的动物直接咬伤,抓伤,唾液中的病毒自皮肤破损处侵入体内。 1.2.2  黏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人眼结膜被病兽唾液沾污,肛门黏膜被狗触舔等均可引起发病。 1.2.3  呼吸道传播亦偶有报道。 1.3  易感人群  人对狂犬病病毒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驯养员、宠物医院的工作人员、野生动物捕捉与饲养尤易遭受感染。病人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以青少年较多。 1.4  发病因素 1.4.1  咬伤部位  头面、颈等咬伤后发病机会较多。 1.4.2  咬伤程度  创口大而深者,发病机会多。 1.4.3  被咬者有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发病较多。 1.4.4  咬伤口局部处理情况  未按要求及时严格处理伤口者的发病率高。 1.4.5  未及时全程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者发病率高。 1.5  季节分布  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但春夏季病例多,冬季病例少。 2  管理传染源  对犬进行管理是预防狂犬病的最有效措施。 3  伤口处理  及时有效的处理伤口可明显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早期伤口的处理极为重要,伤口严重者要去正规医院进行处理。主要为清创,立即用20%的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彻底清洗伤口和搔伤处,至少20分钟。再用75%的乙醇或2%的碘酊或络合碘涂搽。也可以用1%苯扎溴铵冲洗以清除或杀死病毒。伤口较深者尚需导管伸入,以肥皂水做持续灌注清洗。如有高效价免疫血清,皮试后可在创伤处做浸润注射。伤口切勿缝合包扎,亦可酌情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 4  预防接种  对防止发病有肯定价值。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去正规的防疫部门,切勿用不规范疫苗,如果疫苗不合格,不但起不到预防作用,而且会给肌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我国广泛应用人用狂犬疫苗(地鼠肾细胞)。     暴露前接种:凡有接触狂犬病病毒危险的人员,如兽医、动物训养员、林业从业人员、屠宰场工人、狂犬病实验人员等应于0、7、28各肌注1ml(效价不低于2.5IU),共3针。 4.1  暴露后接种 4.1.1  暴露后免疫程序按下述伤及程度分级处理 4.1.1.1  I级暴露  触摸动物、被动物舔及无破损皮肤,一般不需处理,不必注射狂犬疫苗。 4.1.1.2  Ⅱ级暴露  未出血的皮肤咬伤、抓伤、破损的皮肤被舔及应按0、3、7、14、28各肌注1ml,共5针。 4.1.1.3  III级暴露  一处或多处皮肤出血性咬伤或抓伤,或伤及头面、颈或确诊疯动物唾液污染黏膜者,应于第0、1、2、3、4、5、10、14、28、90各肌注1ml,共10针。并用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做咬伤局部浸润注射,按需要给以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以及适宜的抗菌药物。 4.1.2  免疫期  免疫期2个月,全程免疫后3~6个月,再次咬伤需加强注射2次,间隔一周,剂量为1ml,超过6个月再被咬伤则需全程免疫。 4.1.3  禁忌  由于狂犬病为致死性疾病,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重组狂犬病毒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乌鲁木齐市娱乐场所服务小姐中开展艾滋
    无恐水恐风症状的狂犬病一例
    重组狂犬病毒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中枢神经系统对大鼠咽肌前运动神经元的
    广西应用原代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效果
    药物治疗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稳定性
    脓毒症患者血磷浓度变化对疾病预后的影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