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防治中的经济学评价 |
|
社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防治中的经济学评价
摘要 目的:社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防治中的经济学评价。方法:本文选取了档案管理的101例高血压现症病人,对比1年前后参加慢病健康俱乐部的效果。结果:社区健康教育对控制高血压及减少心脑血管事件(事件)的费用有效。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教育 经济学评价
当今,卫生费用增长的速度超过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这种形势迫使我们要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工作的经济核算问题。用经济学眼光分析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尚未受到重视。我院在社区组建慢病健康俱乐部,进行有计划的活动,其经济效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北里社区卫生站,有高血压档案管理的101患者。男49例,女52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66.7岁。
1.2 方法 按照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南)(实用本)。 用≥3次/年血压的平均值进行高血压分级。根据健康档案记载和当年体检结果所得危险因素分层,评估。根据高血压防治指南,1级高血压服一种降压药配合非药物治疗;2、3级高血压服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配合非药物治疗。被管理者全年全部接受社区健康教育。
1.3 社区健康教育措施
1.3.1 持续性健康教育 ①宣传栏每半年一期、黑板报每两个月一期。②门诊慢病健康处方、2g盐勺自取;门诊责任医生对病人进行一对一的生活方式指导。③高血压健康教育讲座每月一次。所投入的人、财、物资源(成本)每年约合人民币0.4万元。
1.3.2 强化性健康教育 参加慢病俱乐部,以互动方式进行健康教育,针对病人的不同危险因素制定不同的干预内容,调整其原有的生活方式。每月活动一次。为高血压病人提供有关的服务。年投入成本约0.1万元。
1.4 管理措施 固定社区责任医生,免费为高血压病人建立健康档案、随访、门诊咨询、测血压、心率等。年投入成本约0.1万元。
1.5 统计学方法 t、x2检验。
2 结果
2.1 门诊正规服药情况及日平均药费 干预前,正规服药者仅47人;干预后,增至101人,正规服药人数增加。(X2=3.8959,P<0.05)。干预前,平均药费1.93元/日。干预后,减少为1.07元/日。日平均药费减少0.86(t=4.886,P<0.001)。
2.2 心脑血管事件 所观察的101例高血压病人,有18例在2004年出现心脑血管事件,直接医药费用(成本)为38.28万元。其中心血管事件13例,费用34.32万元。(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5例;不稳定心绞痛7例;心律失常1例)。脑血管事件5例,直接费用3.96万元。间接非医疗成本未计(看护费、营养费、家属误工及交通费等)。
表1 住院、心脑血管事件的比较
住院病例(N) 总费用(万元) 心血管事件 费用(万元) 脑血管事件 费用(万元)
干预前 18﹡ 38.28 13 34.32 5 3.96
干预后 7 14.86 5 13.34 2 1.52
﹡P<0.05
干预后:住院病例7人 ,比一年前明显减少(X2=4.3171,P<0.05)直接医疗费用14.86万元。其中心血管事件5例,直接医疗费用13.34万元。(急性心肌梗塞搭桥术治疗1例,不稳定心绞痛4例)。脑血管事件2例, 直接医疗费用1.52万元。未计间接非医疗成本。
2.3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与1年前比较,在食盐摄入量、膳食结构、饮酒、及用药及事件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干预后优于干预前(P<0.05)(见表1)。
表2 社区干预前后行为构成 (n=101)
干预前 &n[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马应龙痔疮膏在久治不愈的伤口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院外结核病人健康教育研究
|
|
|
|
|
|
|